弃的纸团表面,捕捉任何可能的关键词或数字组合。这些信息往往零碎、不连贯,但积少成多,拼图的价值巨大。
* 【精神力消耗:0.08%... 目标获取:废弃电报纸碎片关键词:“...紧急...吴淞口...增援...” 反噬:视线模糊瞬间...】
* 【精神力消耗:0.05%... 目标获取:涂鸦数字组合:731... 意义不明... 反噬:轻微耳鸣...】
* **送热水/跑腿:** 这是接近“活信息”的机会。当某个军官或文员在办公室内讨论、甚至只是抱怨时,李小川端着热水壶进去续水,低着头,脚步轻缓。他的精神力在放下水壶、退出房间的短暂几秒内,会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空气中残留的、书写者留在桌面便签上的字迹(哪怕被手肘压着只露出一角)、或者谈话者无意中提到的某个地名、人名、时间节点。这需要极高的瞬时反应和精准过滤能力,消耗也相对较大。
* 【精神力消耗:0.2%... 目标获取:便签角露出的字迹:“...樱花...外围...安保...升级...” 反噬:剧烈心悸,冷汗渗出,持续10秒...】
* 【精神力消耗:0.18%... 目标获取:军官抱怨碎片:“...宪兵司令部那帮混蛋...又截了我们的车...说是‘樱花’物资优先...” 反噬:短暂呼吸不畅...】
控制!精准的控制!
李小川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行走。每一次动用能力,都伴随着颅内的剧痛警告和系统冰冷的消耗提示。他必须精确计算每一次“看”的代价,在获取信息和保全自身之间找到脆弱的平衡点。过度消耗,轻则暴露异常(如突然脸色惨白、眩晕),重则当场崩溃;过于保守,则可能错失关键情报。他强迫自己像最吝啬的守财奴,榨干每一滴精神力的价值。
【精神力储备:8.3%... (缓慢下降) 神经元损伤率:4.7% (稳定) 单位信息获取效率:提升41%... 控制稳定性:中...】
进步是缓慢而痛苦的,但也是真实的。他学会了利用环境噪音(如叉车轰鸣、日本兵的呵斥)掩盖自己因反噬而瞬间的呼吸紊乱;学会了在头痛袭来时,立刻低头装作认真擦拭某处顽固污渍;学会了将获取的零碎信息如同最珍贵的拼图碎片,深藏于记忆深处,等待夜深人静时,在安全屋的油灯下,忍着头痛,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和缩写,极其简略地记录在藏于床板夹缝的、比火柴盒还小的纸片上。
几天下来,收获的碎片信息开始汇聚:
* 日军近期在吴淞口、江湾机场等地的调动异常频繁,尤其是夜间。
* 一种代号“松-甲”系列的部队(疑似新组建或改编)多次出现在运输清单和电报中,其物资需求偏向于通讯和轻型装备。
* “樱花”这个词,如同幽灵般,开始零星地出现在废弃的草稿和军官的抱怨中,总是与“安保升级”、“物资优先”、“最高机密”等词相关联。
* 一份被丢弃的破损文件残角上,有一个特殊的、形似樱花与齿轮组合的印记(李小川只“瞥”到一半,但系统记录下了细节),与之前所知的所有日军部队或机关徽记都不符。
这些碎片,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虽微弱,却为组织勾勒出了敌人活动的一些模糊轮廓和关键线索。老陈拿到这些情报时,手都有些颤抖。他深知,每一行简短的记录背后,都是李小川在生死边缘的无声搏杀。
**羽生的“黑箱”与无形的交锋**
虹口区,特高课总部大楼深处,一间比之前更加隐秘、屏蔽措施更加严密的实验室被建立起来。这里被称为“零号实验室”。
实验室中央,放置着一台造型怪异、闪烁着幽冷蓝光的金属仪器。它体积庞大,如同一个倒扣的方形巨碗,表面布满了复杂的管线、仪表盘和散热孔。这就是羽生清次从东京本部申请来的最新原型机——“黑箱”精神力探测/干扰装置。它的原理基于对异常生物电信号(尤其是羽生从“秋风”诱饵崩溃瞬间捕捉到的独特频率特征)的高灵敏度捕捉和定向分析。
羽生清次站在“黑箱”主控台前,依旧穿着熨帖的白衬衫,戴着洁白的手套。他的眼神专注而冰冷,如同在调试一件心爱的乐器。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波形图和数据流。
“少佐阁下,‘捕风’监听网近期在南市老城区捕捉到数起微弱异常信号,强度远低于‘秋风’诱饵事件,频率特征存在部分吻合,但无法精确定位,疑似目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