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夕,公司危机终于缓解。几个重点项目重新启动,员工工资全部发放,年货也一一送到各家。马父的身体恢复良好,已经能短时间到公司坐镇了。
除夕夜,马家张灯结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马父特意让福瑶坐在主宾位,举杯道:"这半年,多亏了你们两个年轻人...马家才能渡过难关..."
福瑶害羞地低头,马得水则在桌下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对了,"马父突然说,"小水,从初五开始,你回学校全职复习。公司的事不用操心了。"
马得水惊讶地抬头:"可是..."
"没有可是。"马父斩钉截铁,"我已经耽误你一年了,不能再耽误你的前程。"他转向福瑶,"福瑶说得对,高考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事。"
福瑶没想到马父会引用自己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应。马得水却红了眼眶,重重点头:"我一定考上!"
6.
春节后,福瑶回青石坳陪父母住了几天。家里的变化让她惊喜——新房子的地基已经打好,用的是她寄回来的钱;父亲的肺病大有好转,甚至能下地干些轻活;夜校规模扩大,现在有四十多名学员...
最让她欣慰的是阿花的变化。这个曾经怯生生的小姑娘,现在成了电脑教室的小老师,自信地指导其他孩子使用学习软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都是马老师教得好。"阿花笑嘻嘻地说,"福瑶姐,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啊?"
福瑶差点被茶水呛到:"胡说什么!"
"全村人都知道啊,"阿花一脸天真,"马老师说等他考上北大就..."
福瑶红着脸打断她:"作业写完了吗?拿来我检查!"
离家前一晚,福瑶和父母围坐在火塘边。林老根抽着旱烟,突然说:"小马那孩子...靠得住。"
张桂香也点头:"家境好,没架子,还这么顾家...难得。"
福瑶哭笑不得:"爹,娘,你们之前不是还担心城里人靠不住吗?"
"人是会变的。"林老根意味深长地说,"就像你,去了北大,见识广了,可心还在青石坳。"
这句话让福瑶心头一热。是的,无论走多远,她的根永远在这片群山之中,而马得水,已经成了连接她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7.
返校前一天,福瑶和马得水来到县城的小公园。初春的阳光暖洋洋的,枝头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
"明天你就回北大了。"马得水有些不舍,"下次见面得等到..."
"五一?"福瑶提议,"或者你高考前,我请假回来给你加油。"
马得水摇摇头:"别来回跑了,专心学习。我们视频就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给你的。"
福瑶打开一看,是一张五万元的存单,还有一张欠条——"马得水欠林福瑶五万元整,承诺三年内还清,利息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
"你这是..."
"先还一部分。"马得水认真地说,"公司周转过来了,我爸坚持要先还你的钱。"
福瑶想把存单塞回去,却被马得水按住手:"拿着。给家里盖房子,或者交学费都行。"他顿了顿,"福瑶,这半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一个人,不是拖累她,而是努力成为配得上她的人。"
阳光透过树叶,在马得水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福瑶突然发现,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眼中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那是历经风雨后的成长。
"我相信你。"她轻声说,"六月,我在北大等你。"
马得水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那本"给福瑶的365天"日记本:"还差最后五个月,我会每天记录,直到高考结束。"
福瑶接过日记本,翻到最新的一页。马得水已经写下了今天的日期和一行字:"距离高考还有132天。今天开始全力冲刺。福瑶,等我。"
她合上本子,紧紧抱在胸前。无论前路如何,这本承载着思念与奋斗的日记,都将成为她最珍贵的财富。
远处,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里传来歌声:"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