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吗?"
福瑶平静地看着他:"我相信你。"
"我不相信自己!"马得水几乎是吼出来的,"福瑶,工地的生活让我明白一件事——我不是你那样的学霸。去年能考589是拼了老命,离北大分数线还差得远..."
"我们可以一起复习..."
"不!"马得水斩钉截铁地打断她,"你必须今年去。.兰′兰\文+学, \庚¢欣+醉-全!如果我明年考上了,就去北京找你;如果考不上..."他的声音低了下去,"那也是我的命。"
福瑶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马得水——眼中燃烧着倔强的火焰,下颌线条紧绷,像一头不肯屈服的小兽。那个曾经嬉皮笑脸的公子哥,如今在生活的磨砺下,变得如此坚韧而清醒。
"至少..."福瑶妥协了,"让我帮你复习。晚上,周末,任何时候..."
马得水的表情柔和下来:"这个可以。"他轻轻握住福瑶的手,"但答应我,今年就去北大。不是为了我,是为了青石坳,为了那些等着你回去教他们的孩子们。"
福瑶望着他坚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
4.
八月初,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北京大学的信封让整个青石坳沸腾了。林家破天荒地办了酒席,全村老少都来祝贺,连乡长都亲自登门。
"咱们乡第一个北大学生!"乡长拍着林老根的肩膀,"老林啊,你养了个好闺女!"
福瑶穿着母亲连夜赶制的新衣裳,站在门口迎客,脸上是得体的微笑,心里却五味杂陈。马得水因为工地赶工没能来,只托人带了礼物——一支精致的钢笔,和一张字条:"飞吧,我的山鹰。"
酒席持续到深夜。当最后一位客人离开,福瑶独自来到屋后的山坡。星空下的青石坳安静而美丽,远处祠堂的灯光依然亮着——夜校还在上课。
手机震动,是马得水的视频通话请求。画面里的他满脸尘土,却笑容灿烂:"怎么样,状元?酒席热闹吗?"
"嗯。"福瑶轻轻应了一声,"你那边呢?"
"赶工呢,这栋楼月底要封顶。"马得水把镜头转向身后灯火通明的工地,"看,我参与建造的第一栋楼!"
福瑶看着屏幕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突然明白了什么。马得水找到了自己的路,虽然不是最初设想的那样,但他依然在努力前行。她又有什么理由犹豫不决呢?
"我决定接受'筑梦计划',"福瑶说,"今年就去北大。"
马得水愣了一下,随即绽放出大大的笑容:"这才是我认识的林福瑶!"
"但有个条件,"福瑶补充,"你要答应我,无论如何都不放弃高考。"
马得水举起沾满灰尘的手:"我发誓。"
他们隔着屏幕相视而笑,两颗年轻的心在星空下紧紧相连。
5.
临行前的日子像按了快进键。准备行李,办理手续,告别师长...最让福瑶不舍的是夜校的姐妹们。在她离开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妇女们送给她一条手工编织的围巾,上面绣着所有学生的名字。
"别忘了我们,"阿花红着眼眶说,"学成了要回来啊!"
福瑶郑重地点头:"一定。"
马得水也请了三天假,陪福瑶做最后的准备。他们一起去了县一中,向吴校长和王老师道别;去了常去的面馆,吃了最后一次"状元面";甚至去了初次相遇的教学楼走廊,回忆那段充满火药味的开始。
"记得你当时多讨厌我吗?"马得水笑着问。
福瑶白了他一眼:"现在也没好到哪去。"
分别前的最后一晚,他们坐在县城的河边,看着夕阳西下。马得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
盒子里是一对银质耳钉,造型是小小的山峦,与书签相配。
"左边是青石坳,右边是北大。"马得水轻声解释,"无论你走多远,家乡永远是你的一部分。"
福瑶的眼眶湿润了。她没有耳洞,但决定到北京后第一时间去打一个,戴上这对意义特殊的礼物。
"该回去了,"马得水站起身,"明天一早的车。"
福瑶点点头,却在起身时被马得水拉入怀中。这个拥抱很紧,很用力,仿佛要把所有的不舍都倾注其中。
"等我。"马得水在她耳边轻声说。
福瑶没有回答,只是更紧地回抱住他。有些承诺,不需要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