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说,"青石坳的乡亲们也凑了两千多。刘老三一个人就拿了五百!"
刘老三?那个曾经要砸电脑的刘老三?福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马得水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手里拿着一沓钞票:"我爸给的五千...不是借,是捐给山村教育的。他说...算是替我妈妈完成心愿。"
福瑶看着这个曾经让她厌烦的城里少爷,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马得水对她的好,从来都不是施舍,而是一种平等的、发自内心的关怀。
"谢谢..."这一次,她说得无比真诚。
中午时分,林医生从省城赶来了。她仔细查看了林老根的病情,调整了用药方案。
"还不算最糟,"她告诉福瑶,"新药效果很好,只是价格昂贵。但你们校长联系了药厂,争取到了援助计划。"
福瑶不知该如何表达感激,只能深深鞠躬。林医生扶起她:"别这样。我年轻时也在山区医疗队工作过,知道你们的不易。"
当天下午,第一剂特效药就注入了林老根的静脉。到了晚上,他的呼吸明显平稳了许多,甚至能短暂地摘下氧气罩说话。
"瑶儿..."他虚弱地招手,"过来。"
福瑶跪在床前,把耳朵凑到父亲嘴边。
"爹对不起你...耽误你学习了..."
福瑶摇摇头,泪水打湿了床单:"是我该说对不起。如果不是为了供我上学,您不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傻丫头..."林老根艰难地抬手,摸了摸女儿的头,"爹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有你这么个女儿..."
6.
三天后,林老根的病情稳定下来。特效药起了作用,肺部感染逐渐控制。吴校长亲自来医院探望,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省教育厅特批了一个名额,"他把一份文件递给福瑶,"下个月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农村学生交流活动。所有费用全包。"
福瑶惊讶地抬头:"我?"
"对,你。"吴校长微笑,"你在省城的表现,实验中学的老师都反馈了。虽然只待了三天,但他们说你'眼里有光'。"
福瑶看向病床上的父亲。林老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鼓励。
"我可以带家人一起去吗?"福瑶突然问,"我爹...他从来没看过天安门..."
吴校长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试试申请!"
病房外,马得水正在整理出院手续。福瑶走过去,轻声说:"我得回学校了。爹这边..."
"放心,我会常来看叔叔。"马得水顿了顿,"那个...北京的活动,我也申请了,不知道能不能选上..."
福瑶笑了:"如果选上了,我给你当导游。"
"一言为定!"马得水伸出手。
福瑶犹豫了一秒,轻轻握住。两只年轻的手,在这个充满消毒水味的医院走廊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相握。
7.
回县一中的大巴上,福瑶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这短短几天,她经历了太多——绝望与希望,离别与重逢,死亡与新生。
手机震动,是李雪的短信:"听说你要去北京了?太棒了!回来必须给我们带纪念品!"
福瑶微笑着回复。翻通讯录时,她看到了"林医生"的名字,犹豫了一下,发了一条长长的感谢短信。
最后,她点开相册,看着前几天和马得水在医院花园里的合影。照片上,两人站在初秋的阳光里,背后是盛开的菊花。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在笑,而且笑得那么自然,那么放松。
车窗外,天空湛蓝如洗。福瑶突然明白,人生就像这蜿蜒的山路,有上坡也有下坡,有晴天也有风雨。但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她打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道:"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我都要回到大山,把看到的世界,讲给那些走不出去的孩子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