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房间。粉色的窗帘,满满的书架,还有一张铺着柔软被褥的小床。福瑶轻轻抚摸着书桌上的台灯,想象着如果自己也有这样的学习环境该多好。
"这个送给你。"李雪突然拿出一盏小巧的折叠台灯,"知道你晚上爱学习,这个不显眼,宿管查房时也好藏。"
福瑶接过台灯,喉咙发紧:"为什么...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李雪歪着头想了想:"因为你让我明白,我拥有的这一切有多珍贵。以前我总觉得学习苦,爸妈唠叨烦,看到你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两个女孩相视一笑,阳光透过窗户,在她们身上洒下温暖的光斑。
7.
第一次期中考试,福瑶考了班级第十五名。这个成绩在别人眼里也许平平,但对一个入学时几乎跟不上的山里孩子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发成绩单那天,吴校长再次召见了她。
"不错,继续保持。"校长满意地点点头,"对了,寒假有什么打算?"
福瑶不假思索:"回家。我想念家人,也想看看夜校的姐妹们。"
校长若有所思:"你办的那个夜校...现在有多少学生?"
"二十多个,都是村里和邻村的女孩和妇女。"
"教材和师资怎么解决?"
"教材是王老师找的旧课本,我把自己学的教给她们..."福瑶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我知道很不正规,但..."
校长突然拉开抽屉,取出一叠文件和一张支票:"这是学校'手拉手'助学项目的资料和两千元资金。你带回去,看能不能帮到你的夜校。"
福瑶瞪大了眼睛:"这...这太多了..."
"不多。"校长严肃地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再多的投入都值得。你回去告诉乡亲们,县一中会一直支持你们。"
那天晚上,福瑶给家里写了第一封信。信纸上满是她的泪痕——她想家了,想父母,想奶奶,想夜校的姐妹们。但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就像校长说的,教育能改变命运,不仅是她自己的命运,还有那些留在山里的女孩们的命运。
窗外,县城的灯火璀璨如星。而在遥远的群山中,一定也有几盏微弱的煤油灯,照亮着求知的脸庞。福瑶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让山里的灯光和城市一样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