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又想起了花景。
“把花景挪到东南的梅香院去,和陈姑娘进门的时候一块封作奉仪吧。”
太子一首没留意这个人,一首以姑娘的身份待在东宫也不合适。
“是。”
想了一下,刘婉又继续道:“布置的喜庆些,好好准备一下。”
绿竹得到吩咐便出去办事了。
刘婉来到书案旁,才慢悠悠的拿起府内的账目看起来。
私底下和皇后多不合,那都是底下的事,这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好的。
反正也改变不了,不如把它办好。
也省得在这些虚头巴脑的事上招人嫉恨,那才是真的划不来。
午间睡完觉起来。
她才提笔给太子写了封信,唤来小夏子着人送过去。
所写之事就是她昨晚忘了问的事。
既然红玉答应了没什么意见,她就想给她好好置办一番。
争取在陈芸进府前把事办了。
不然人一入府,人多了就难免有什么事。
怕到时候有什么事绊住脚,把这好好的一段姻缘给搅黄了。
太子回信也快。
大概意思就是说按照她的意思办。
这毕竟是太子身边得力的人,刘婉也不敢多做主张,还是的问问太子意见。
不要引来无端的猜疑就好了。
第二天。刘婉就让小夏子把竹笙的母亲唤来了。
竹笙的家里人口还是很简单的。
他母亲在东宫属下的庄子做管事。
父亲前些年病死了,就一个寡母,也无其他的弟兄姊妹。
他母亲黄氏前几个月就进京来给他相看人家,只是没想到看的人家竹笙一个都不满意。
之前张侧妃身边的流朱还多次上门叨扰黄氏,不过一番操作下来。
到底没把竹笙拿下,谁知道他看上的竟然是红玉。
刘婉才用过早膳,绿竹就来禀报说竹笙的母亲黄氏来了。
她让红玉隐到屏风后去。
在外间召见了她。
没多会儿,一个差不多西十来岁的妇人,在宫女的带领下,规规矩矩的进来。
刘婉细微的打量了下,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面相看起来也和气。
进来,规矩的给她跪下行礼,眼神也极规矩的没有乱瞟。
刘婉让起身赐了座。
刘婉才问道:“黄妈妈可知本宫唤你来所为何事?”
黄氏声音不卑不亢,道:“老奴在家听犬子提过,他相看上了娘娘身边的一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