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请娘娘进去”
刘婉第一次来太子的书房,地上铺着木质地板,被擦的光亮,金丝楠木高几上摆着青花瓷瓶,斜插着几幅字画。书架前摆了一道檀木屏风与外厅隔开。
她一进房间,门便关上了,绕过屏风,便看太子坐于书案前,案上叠了高高一堆奏折。
李长苏端坐于案前,眉目沉静,手中执笔,似乎在批阅一些文章奏折,握着羊毫的手指纤长,十分具有美感。
刘婉被这一幕看痴了,不光原主喜欢,这样谪仙般的人。谁不喜欢。也就原主心大,这样的人喜欢自己,心里得意,不停的作。不然也不会让张酥淼钻了空子。
日光打在他侧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衬得他神色愈发沉凝。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李长苏抬头看她,眼含笑意
“过来”
刘婉一手端汤,一手提着裙摆向他走去,刚把汤放在案上。便被搂了过去。
“正好,有些饿了”看了看炖盅
“煮了什么,这么香。”
“山药排骨汤”刘婉笑道
其实被他这么圈坐在怀里,她有些不自然,他在现代都还没谈男朋友呢。
李长苏打开炖盅,喝了一口。
“嗯,不错!”
诚恳的评价道。见她似乎看着他出神。
“想什么呢”
“殿下,妾身想练字,今日练了许久都无半点成色”
听她如此说,李长苏会心一笑,以往他让她练字,她都阳奉阴违。无奈后来就随她了。
她于中馈之事毫无进益,和母后关系也不融洽。
如今府中事务还是由奶娘吴嬷嬷代为掌管。
有时他想,他是不是不该带回来,塞外的无拘无束更适合她。轻轻一笑,道:“我教你。”
屋外,红玉坐在台阶上打盹,娘娘都进去许久了。旁边的小厮端来一盏茶,她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想着太子和太子妃,心里甜滋滋的。
书房内,日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笔墨纸砚整齐地摆放着。
李长苏站在刘婉身后,微微俯身,修长的手指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带着她执笔。他的气息低沉而柔和:“手腕要稳,力道均匀,不可过重,也不可过轻。”
刘婉指尖微微发颤,脸色一红,她还是小白呀,受不了这样的糖衣攻势。
笔尖在纸上轻轻一顿,墨迹晕开一小片。李长苏轻笑,语气带着几分安抚:“无妨,初学皆是如此。”
他稍稍调整了她的姿势,指尖在她腕上轻轻一压,“这样,笔锋才会流畅。”
听她如此说,刘婉渐渐放松下来,笔下的字迹也由生涩转为端正。
李长苏的目光落在纸上,唇角微扬:“不错,有进步。”
他的声音里带着赞许:“但还需多练。”
刘婉侧头看他,眼中带着几分欢喜,道:“殿下当年初学时,写得也如这般好?”
李长苏眉梢一挑,笑意更深:“自然不是。不过,你若想赶上我,还需多下些功夫。”
不知不觉过去了许久,刘婉练的手有些酸了。
李长苏立于书架前,高大的书架几乎触及屋顶,密密麻麻的典籍整齐排列,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他立于书架前,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书脊,衣袖微微卷起,露出一截结实的小臂,动作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从容的优雅。
他的指尖在一本略显陈旧的册子上停下,眉梢微扬,随即将册子抽出,拂去封面上薄薄的灰尘,露出封面上工整的字迹——《三字经》。
转身,眼中带着淡淡的笑意,将册子递到她面前:“这本适合你,字迹端正,笔法清晰,初学最宜。”
刘婉接过册子,指尖触到书页的粗糙质感,看到封面时,差点两眼晕过去,想她堂堂高材生,现在沦落到念《三字经》了?
抬头看他,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你当年也是用这本练字的?”
李长苏唇角微勾,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自然。不过,你若能练得比我好,我倒要刮目相看了。”
我谢谢你的刮目相看!
李长苏忽低下身,在她耳边哑然道
“晚上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