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联系外交部门,试图说服他们提供更多协助。
“我知道你们的顾虑。”我在电话中说,“但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下一次的袭击可能会更严重。”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会向上级反映你的建议。”
我挂断电话,看着窗外的夜色。
压力,正一步步逼近。
几天后,事情终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几家外媒开始报道这起案件,并将焦点放在那辆外交牌照的车辆上。有媒体甚至暗示,某国驻华使馆可能与恐怖袭击有关。
外交关系迅速升温。
我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要求我暂停一切调查行动,等待进一步指示。
“你们不能停。”我急了,“我们现在已经有足够的线索,只要再深入一步,就能找到突破口。”
,!
“晓薇,你得明白。”上级语气严肃,“这已经不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一起可能引发外交纠纷的敏感事件。”
“可我们不能因为怕惹麻烦就放弃追查!”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最终,上级没有完全叫停调查,但要求我们“低调处理”,并随时向他们汇报进展。
我知道,这是妥协后的结果。
回到办公室,我召集专项小组开会。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调查已经引起外交部门的高度关注。”我站在白板前,“他们要求我们低调处理,但我们不能停下。”
我扫视一圈。
“我们继续从外围入手,调查修车厂、仓库周边人员,以及林海的社交圈。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外交部门的动态,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调整策略。”
“我建议我们也可以从国际反恐合作的角度入手。”一名队员说,“也许可以借助国际刑警的力量,绕开外交豁免权的限制。”
我眼前一亮。
“这个建议很好。”我说,“我明天就去找上级,看看能不能推动这个方向。”
会议结束后,我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白板上那些名字和线索。
安南、林海、盘蛇徽章、k-07、外交牌照……
我知道,风暴已经来了。
而我们,必须顶住压力,继续前行。
我打开电脑,准备起草一份新的调查建议。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技术科发来的消息。
“我们在修车厂的监控中发现,那辆外交牌照的车最后一次出现,是爆炸案当天的早上。”
我盯着屏幕,手指缓缓收紧。
一切,正在慢慢拼凑成形。
我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准备行动。”我低声说。
门被推开,技术员走进来。
“晓薇,我们刚刚收到通知,某国驻华使馆要求我们解释为何频繁调查他们的外交人员。”
我看着他,眼神坚定。
“告诉他们,我们只是在履行职责。”
我抓起外套,快步走出办公室。
夜色深沉,风已经凉了。
而我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喜欢从派出所到神探:我追凶,也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