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果然不多话,坐得规规矩矩。
不一会儿,班主任林老师进来了。她西十出头,一头短发,戴着金属边眼镜,说话干脆,平时最受不了学生吊儿郎当。
“各位家长,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学校。”她扫了一圈,“我们班是初二,是关键的一年,马上就进入毕业班节奏,基础得打牢,纪律也不能松。”
一番开场白过后,她开始点评学生。
“有同学很努力,但基础差,这需要家长配合。”
“有同学嘴甜,写学习总结会写,但成绩不见涨。”
“还有个别同学,平时表现‘活泼’,成绩‘起伏’,学习态度‘待加强’。”
李月趴在后门的玻璃上,额角首冒冷汗。她知道,这些“引号句”,全是为她量身定制的。
果然,下一秒,林老师点名了:“李月同学的家长在吗?”
李月她爸连忙站起来,手忙脚乱地拍了拍裤子:“在在在!”
“李月啊,聪明是聪明,就是上课容易走神,作业有时候交得不及时,还有几次带零食进教室……”林老师语气倒不重,更多是无奈。
李月低着头,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这时,林老师话锋一转:“不过,她人缘不错,热心,帮老师发书、带值日,班里人都愿意跟她玩。希望在家长的支持下,能更进一步。”
李月爸挠了挠头,有点羞涩地笑了:“我们家条件一般,她妈说,孩子只要不学坏,能识点字就行。我呢,不懂教孩子,但她要是做错了,您尽管说,我回家帮您念叨念叨。”
教室一时有点静。很多家长不自觉点头——这话虽土,但真挚。
林老师顿了顿,放缓语气:“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我们当老师的,是希望孩子在进步的同时,也不失去他们的快乐。李月同学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也希望她别藏着掖着,继续往前走。”
一瞬间,李月鼻子发酸。
她爸不是不懂,她爸是怕她被比下去。
她自己也明白,很多家长,哪怕手上沾着灰,裤腿粘着泥,也是从心里盼着孩子能“出息一回”。
她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后排的父亲,还是那个穿旧T恤、扛着编织袋的男人,可这会儿,她忽然觉得他挺高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