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先皇看瞿太傅桃李满天下,隐隐有成为天下文人之首的趋势,怕他到时候若生了异心,文人墨客皆以他马首是瞻。\x\i-a.o?s\h-u?o!h-u!a·n?g¢.^c?o′m,
以瞿太傅的实力,若有了不臣之心,怕是会威胁到整个顾家江山,毕竟文人乱国可是动摇国祚的存在。
先皇有了如此考虑,便先下手为强,栽赃陷害瞿家满门。
而郭家便是先皇用来除去瞿家的刀,而交换条件便是保郭伊雪稳坐将来的皇后之位,扶植当时忠心耿耿的郭家。
因为瞿家有个瞿氏养女生下了立为皇储的顾维钧,又娶了个瞿氏嫡女为太子侧妃,若是不早做打算,等瞿家将来做大,怕是又会养虎为患!
通敌叛国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先皇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只留下了两个瞿氏孤女,可能是觉得女子不能成什么大事吧。
郭伊雪娓娓诉说着当年之事,当年之事她也不是很清楚,这些也只是她从父亲书房里偷听来的。
而后来,先皇驾崩,顾维钧即位,郭伊雪根据遗诏被立为皇后。
“雪儿,够了!你住口,不许说了!”
郭正德扑过去,捂住了她要继续说下去的嘴。
“不,哥哥,我要说,只要可以保你不死……”
郭伊雪挣脱郭正德的束缚,这个秘密本来要随先皇的逝去而被永远尘封的,但是为了哥哥,她一定要说。?d+i!n¢g·d*i′a?n^t¢x′t\.′c!o!m-
虽然她也十分看不起先皇这种做法,但是她和先皇是同一类人呀。
既然如此,她不好过,那就谁也别想好过。
一盏茶之后。
没想到时隔那么多年,当旧事被提及。而他们从其他人口中得知瞿太傅通敌叛国一案的真相竟是如此荒唐,离谱的可笑!
大臣们都唏嘘不己,有不少与瞿太傅交好的大臣只觉得这事情太过突然,也太过匪夷所思。
得知真相的老臣都为瞿太傅的事情感到不平,但是再不平又能怎么办呢?
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若是要为瞿氏一家平冤昭雪,洗刷冤屈,那就势必要把当年先皇所做一切悉数昭告天下,势必会引起动荡!
而先皇泉下有知,估计会气得从地底爬出来。
一边是母族,一边是自己父皇,这无论选哪边都是进退维谷。
顾维钧有些头疼的捏着眉心,突然看到站在下面左前方的顾司衍,有些挫败的叹了一口气。
这事终究还是先皇的错。此事还是他亲自去和母后说吧!
"郭氏,你可还有其他事要说?"
顾维钧疲惫极了。
“还请陛下遵守诺言,放我兄长离开。”
“朕何时向你许诺让他离开了?朕只说过不杀他,可没说过要放他离开的话!
罢了。_h*o?n`g\t\e·x?s~..c~o~m/三皇子顾司衍听令!”
“儿臣在!”
“命你全权处置郭氏及其乱党一案。”
说完这句他就急匆匆走了。
是的,顾维钧逃离了这个令他窒息的金銮殿,其实不是顾维钧没有处置郭氏的好法子,只是此刻他满怀心事,
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疏解心中的烦闷之意,他的心乱了。
二来,也是为了考验考验顾司衍的能力。
顾维钧的离去让整个大殿霎时变得寂静无声。
“既然父皇将事情交给本殿全权处理,那本殿就下令了。”
顾司衍最后下令除郭正德在内的参与篡位的郭氏及同党一众人等全部死刑,三日后午门斩首示众。
其余被迫参与的人员,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家产充公,全家流放北地五千里。
而郭正德呢,流放两万里。
北地生活艰苦,那里常年冰霜,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往年流放到那里的都是一些贪官污吏之流,或是作奸犯科但又出身显贵的名门望族。
众臣闻言,无不赞叹三皇子这一招实在是高,
郭正德确实可以不用死,但是谁又能保证在流放北地的途中会怎么样呢?
谁又能保证那些受胁迫的大臣家属不会怀恨在心呢,不会对他做些什么。
只怕到时,他只会生不如死吧!
殿中众人都很清楚这是他们咎由自取,只有郭皇后还在那里一个劲地叫嚣着不服。
顾司衍只是用冷冰冰的看着她,那眼神仿若是在看着一个死人,郭皇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