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55章 一带一路与古航道:星图、纳米箔与辽宁舰坐标

第55章 一带一路与古航道:星图、纳米箔与辽宁舰坐标

低沉的白噪音和敲击键盘的轻响。一排排巨大的存储阵列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像沉默的深海。

沈昭的办公室在顶层,视野开阔。此刻,她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端着一杯滚烫的海南白咖啡,俯瞰着楼下熙攘的码头。小贩推着冰激凌车慢悠悠走过,几个刚下船的欧洲游客正兴奋地对着鱼尾狮雕像拍照,一艘满载货柜的巨轮缓缓驶过安德逊桥,背景是滨海湾金沙酒店那标志性的船型屋顶。现代贸易枢纽的活力扑面而来。

“老师,”助理林薇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马六甲档案点,编号‘海螺-17’,有重大发现。”

沈昭转过身,咖啡的浓香在空气中弥漫。“海螺-17”是档案馆布设在马六甲海峡一处著名宋代沉船遗址附近的长期监测点代号。她接过文件。报告很详细:当地渔民在一次风暴后的拖网作业中,意外捞起一个被海生物严重包裹的金属物体。经初步清理,辨识为一件罕见的宋代“水浮法”航海罗盘,品相相对完整。报告附带了数张高清图片。

沈昭的目光扫过图片。罗盘主体为黄铜铸造,海水的侵蚀在其表面留下了斑驳的铜绿和深坑,但中央的“天池”——那个用来盛放指南磁针的圆形凹槽——结构依然清晰。她的目光猛地定格在天池底部的高清显微照片上。?0?4?7^0-w·h′l/y..~c!o-m¨

那里,并非空无一物。在厚厚的钙质沉积物和氧化层之下,紧贴着天池的底部,镶嵌着一片极其微小的薄片。照片经过特殊软件处理,边缘被高亮标出。它薄得不可思议,近乎透明,呈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非自然的暗金色。更关键的是,薄片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肉眼完全无法分辨、在超高倍显微镜下才显露的、细密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立体蚀刻纹路!那纹路的结构……沈昭的心跳骤然加速——竟与撒马尔罕石碑上那诡异的几何编码,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超越时代的神似!

“立刻准备专机。”沈昭的声音斩钉截铁,咖啡杯被她轻轻放在桌上,深褐色的液体晃动着,“我要去马六甲,亲自接手。通知现场,那片薄片,任何人不得触碰,保持原状,等待我的指令。最高权限。”

---

马六甲的海风带着浓重的咸腥和热带植物腐败的气息。发掘现场设在海岸边一处简陋的工棚里,远离了游客如织的圣保罗山和红屋广场。工棚外,几艘破旧的渔船随着波浪轻轻摇晃,发出吱呀的声响。皮肤黝黑的渔民蹲在棚外阴凉处抽烟,好奇地看着这群“城里来的大人物”。棚内,临时架起的强光灯将那个刚被清理出来的宋代罗盘照得纤毫毕现。

沈昭戴着特制的放大目镜和超薄手套,俯身在操作台前,小心翼翼地用精密的微操作工具处理着天池底部。空气闷热潮湿,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滑落。周围的研究员和技术人员屏息凝神,只有工具与金属、沉积物接触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那片嵌在罗盘天池最底部的、被厚重历史沉积物包裹的薄片,在精密的超声波和化学溶剂交替作用下,显露出了它的真容。它只有小拇指指甲盖的西分之一大小,薄如蝉翼,呈现出一种深邃、内敛、仿佛蕴藏着星光的青铜色泽。表面那些在超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立体蚀刻纹路,此刻在强光下,隐约流转着一层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极其微弱的暗金色光晕。

“青鸾,最高精度扫描,结构建模,立刻比对撒马尔罕石碑编码库。”沈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腕表投射出淡蓝色的光幕,复杂的点线结构在光幕上急速生成、旋转、比对。几秒钟的沉默后,青鸾冰冷的电子音响起:“扫描完成。目标:纳米级青铜箔片。蚀刻结构识别:复合型多维信息编码。比对结果:与撒马尔罕石碑表层编码(样本A)局部结构相似度:18.3%;与石碑深层核心编码(样本B,地震后新暴露部分)局部结构相似度:89.7%。结论:二者存在同源性。箔片编码结构更复杂,维度更高。”

89.7%!同源!沈昭的指尖隔着特制薄膜轻轻拂过那片冰冷、光滑得不可思议的青铜箔。这绝不是宋代工匠的手笔,甚至可能超越了郑和的时代!它被精心嵌入这指引航向的罗盘核心,是路标?是钥匙?还是……某种信号接收或发射装置?一股寒意混合着巨大的兴奋,沿着她的脊椎窜升。撒马尔罕的石碑是起点,是某种“创世宣言”,而这深埋于马六甲航道下的青铜箔,指向了更深邃的远方。

“沈博士!”一个年轻研究员指着连接着青铜箔扫描探针的示波器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