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2章 《岁时宴》女帝经济改革录——丹青为契,茶盐铸币

第2章 《岁时宴》女帝经济改革录——丹青为契,茶盐铸币

."沈知白冷笑一声,烛火在她眸中投下跳动的阴影,"难怪突厥使团坚持要用活人鲜血养玉。"她突然拈起一片半月形的碎玉,横截面在灯光下透出蛛网般的纹路:"你仔细看这纹理,像什么?"

秦桑凑近观察,忽然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纹路竟会自行生长!方才还是芽苞状,现在己舒展成茶树模样!"

"不是普通茶树。"沈知白转身从紫檀书架上抽出一本包着鲛绡的《茶经》,翻到记载陇西异闻的那页。羊皮纸上用朱砂绘着的植物图谱,与玉中纹路渐渐重合。"突厥圣山绝壁上的血茶树,十年才开一次花,汁液猩红似血。他们用茶汁浸泡和田玉,再以萨满秘术炮制,就能让玉石'记住'茶汁描绘的图案。"

她突然将碎玉按在案几上拼合,裂纹处渗出粘稠的暗红色液体。这些液体如有生命般在紫檀木上蜿蜒游走,渐渐勾勒出连绵的山脉与蜿蜒的路线。当最后一块碎玉归位,整张案几上赫然浮现出一幅完整的军事地图!

"茶马古道只是幌子。"沈知白指尖划过地图上那条鲜红的虚线,在河西走廊与长安之间划出致命弧线,"他们真正要打通的是这条'铁马道'——从嘉峪关首插长安的捷径!比官道近三百里,沿途十二座烽燧的位置..."她的指甲突然掐进地图上某个标记,"恰好都是近年新换的守将。"

秦桑手中的帕子飘落在地:"所以那三千匹所谓的贡马..."

"恐怕大半是披着马皮的铁骑。"沈知白眼中精光暴涨,转身时绛纱袍袖带起一阵凛冽的风,"传陆九渊!立刻!"

三更鼓刚过,茶马使陆九渊踏着夜霜入宫。这位常年巡视边境的武将甲胄未卸,带着祁连山雪的寒气。听完沈知白的推断,他古铜色的面庞瞬间血色尽褪:"陛下圣明。臣上月巡查敦煌时,发现突厥人改良了冶铁术。"他从怀中取出一块轻薄的铁片,"这种新锻的铁甲,重量只有寻常铁甲的三分之一,却能用弯刀劈开我们的明光铠。"

"不是弱,是必然。"沈知白"铮"的一声将铁片钉入地图,正扎在长安城的位置,"阿史那延吉提前半月入京,就是要确认我们是否中计。一旦《万邦来朝》屏风随使团出境..."她的声音突然凝滞,屏风上那些看似装饰性的珍珠贝母,实则是大胤边境要塞的微缩图。

夜风突然变得急促,吹得窗棂咯咯作响。沈知白走到窗前,望着西方馆方向闪烁的灯火:"但朕想不通的是,他们如何确保三千铁骑能准时抵达?就算买通沿途守将,边关到长安的八百里加急..."

"轰——!"

一声闷雷般的巨响震碎夜空,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这声音不像雷声般连绵,而是带着机械运转的节奏感。沈?白突然想起去年工部奏报要改良城门绞盘时,突厥使者特意求观的情景。

陆九渊的佩刀己经出鞘三寸:"是永宁门的绞盘声!"

沈知白猛地转身,案几上的血玉地图突然全部崩裂,碎玉如暴雨般射向西面八方。在玉片纷飞的间隙中,她与陆九渊的目光在空中相撞,两人同时吐出那个致命的结论:

"内奸在工部!"

此刻长安城的夜空上,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北方——那是突厥铁骑来袭的方向。

5 金丝为引

黎明时分,紫宸殿内烛火摇曳。沈知白一袭玄色龙袍立于窗前,指尖轻叩窗棂,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昨夜她彻夜未眠,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密报己被她反复研读数遍。

"陛下,三位大人到了。"内侍轻声禀报。

"宣。"

殿门开启,三位心腹能臣鱼贯而入。钱谷使苏砚面色憔悴,眼下青黑一片;海舶使林墨棠的官袍下摆沾满尘土,显然刚从码头赶回;最令人心惊的是陆九渊,这位向来一丝不苟的茶马司主事,此刻竟连发冠都歪斜了几分。

"都坐。"沈知白转身,目光如炬,"说说你们查到了什么。"

苏砚率先上前,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当他倒出几枚新铸的铜钱时,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大殿内格外刺耳。"户部新铸的'通宝'钱范被人动了手脚,"他声音沙哑,指尖微微发抖,"微臣用银针探查,发现边缘暗刻突厥符文。这些符文极其细微,需用特制铜镜才能看清。"

沈知白接过铜钱,在烛光下细细端详。铜钱边缘确实有细如发丝的刻痕,排列成诡异的图案。"这是突厥铁骑的追踪标记?"

"正是。"苏砚点头,"一旦这些铜钱在民间流通,就是给敌军引路的明灯。更可怕的是..."他喉结滚动,"这些符文会随着铜钱的磨损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