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储存区。那一刻,整个厂区沸腾了 —— 这不仅是工业奇迹的见证,更是能源自主战略迈出的坚实一步。
北风裹挟着大风掠过奉天城,电报机清脆的敲击声穿透大帅府紧闭的雕花木门。章学良将刚译出的电报纸攥得发皱,掌心的温度在霜花凝结的城墙青砖上烙出深色痕迹。远处军营里,新装备的各式野战炮群在暮色中泛着冷光,蒸汽机车牵引的装甲列车正喷吐白烟,蜿蜒如蛰伏的钢铁巨蟒。
这场始于几个月前的军事变革,正以雷霆之势重塑着白山黑水间的格局。士兵们换上了笔挺的烟灰色新式军装,胸前的 “新华军” 铜质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训练场上传来整齐划一的口令声。兵工厂的烟囱日夜不息,新下线的MG-42通用机枪在质检台上排成银色长列,产能较半年前激增三倍。
但章学良深知,这份骤然膨胀的军事力量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望远镜里,奉天城外二十里处的奉海铁路上,南满铁路的沿线观测哨正频繁闪烁着莫尔斯电码的红光。他转身将冻僵的双手拢在黄铜手炉上,瞥见副官捧着的密电码本己堆成小山 。
……
夜幕降临时,奉天电报局的发报员们指尖翻飞,将加密电文化作无形电波传向西方。在全国各地的那些军阀府邸里,煤油灯下展开的电报纸上,“东北易帜”“军事整备”“工业崛起” 等关键词被重重圈画。暗流在各方势力间涌动,有人磨刀霍霍,有人准备暗中结盟,而章学良抚摸着腰间的勃朗宁手枪,望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喃喃自语:“该来的,终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