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09 改进型战机的银灰色机翼,在萨克森森林深处的伪装机场投下阴影。这些战机搭载的涡轮增压引擎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当代英、高卢的飞行员还在使用首列式机枪时,BF-109 的倾斜式机枪阵列己完成革命性改良 ——13 毫米机枪与 20 毫米机炮呈 30 度角交错排列,形成覆盖整个天空的死亡火网。每架战机的仪表盘旁,都用红色油漆写着元首的训诫:"速度与火力是帝国之翼。"
夜幕笼罩下的威廉港,北大西洋的浓雾如厚重的帷幕,将港口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码头上,一排排新型 U 型潜艇正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在阴影中悄然集结。这些潜艇配备了突破性的通气管装置,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下长时间潜行而无需频繁浮出水面换气,极大地提升了隐蔽性;而先进的声呐系统,则赋予了它们敏锐的 “听觉”,能够在漆黑的深海中精准捕捉猎物的踪迹。凭借这些技术革新,汉斯国海军曾一度受挫的破交战能力得以重振旗鼓,仿佛沉睡的海狼重新苏醒,獠牙毕露。
尽管《凡尔赛条约》的枷锁让汉斯国海军的总兵力规模受到严格限制,看似被束缚住手脚,但东北军转让的模块化作战体系与自动化指挥系统,却为这支精锐之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模块化作战体系如同精密的拼图,各个作战单元可以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迅速重组,实现高效协同;自动化指挥系统则像是军队的 “智慧中枢”,通过先进的通信与数据分析技术,让作战指令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至每一个角落。在这些尖端技术的加持下,汉斯国海军士兵的单兵作战效能得到了质的飞跃,较以往提升近三倍之多。
这支隐藏在欧洲大陆阴影中的钢铁雄师,如同精心打磨的致命毒牙,既控制好了规模,又凭借先进的技术与作战体系低调发展。英法情报机构被表面的限制条约蒙蔽了双眼,丝毫没有察觉到这支力量的悄然崛起。而正是这样一支看似不起眼的军事力量,在暗处不断积蓄能量,己然成为足以撼动欧洲大陆格局的战略利刃,只待时机成熟,便将划破平静,掀起惊涛骇浪。
章学良倚着大帅府密室的檀木长案,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办公桌上面的黄铜放大镜。水晶吊灯在地图上投下斑驳光影,红蓝铅笔勾勒的线条如同蛛网,将东北亚局势分割得支离破碎。倭军在蛙蛙岛新建成的高·雄海军基地,港内战列舰群的锚位编号每日更新;大俄军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装甲集群频繁异动,卫星照片里扬起的滚滚尘烟清晰可见。最让他不安的是远东谍报网传回的密电 —— 代英和阿美利卡领事馆的无线电波强度异常,那些金发碧眼的外交官们,正用密码本编织着不为人知的棋局。
他突然握紧了汉斯国顾问赠送的莱茵钢镇纸,冰凉的触感让思维愈发清醒。柏林的工业产值突破天际,鲁尔区的熔炉日夜不熄,那淬党旗在纽伦堡的夜空猎猎作响。这个曾在一战中折戟的帝国,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军事霸权。章学良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奉天兵工厂,那里的车床声己从日出响至深夜,可与汉斯国最新式的克虏伯火炮相比,自制的中小口径火炮还是略显单薄。
窗外的北风裹挟着雪粒拍打窗棂,他忽然想起父亲经常告诉他的教诲:"小不忍则乱大谋"。将镇纸重重按在冰城的位置,地图褶皱间仿佛浮现出关东军刺刀的寒光。这乱世从无永恒的盟友,唯有把东北军锻造成真正的钢铁雄师,方能在列强环伺的棋局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破局之路。
寒夜如墨,大帅府檐角垂落的冰凌在月光下泛着冷芒。章学良摩挲着案头泛黄的《孙子兵法》,指尖掠过父亲章作林手书的 "保境安民" 西字,铜制镇纸下压着今日刚签署的新式步枪采购合同。当座钟敲响子夜的钟声,他将煤油灯捻子挑亮三分,暗格里的青铜令牌泛起微光 —— 那是与系统沟通的密钥。
淡蓝色光幕如薄雾般漫开时,窗棂忽然被北风拍得震颤,几片碎雪从缝隙钻进来,在光华中凝成细小的冰晶。系统机械音裹挟着电子蜂鸣在书房回荡:"检测到宿主麾下东北军完成全现代机械化整编,军工产能突破历史峰值,即将解锁史诗级战装备资箱。" 章学良的瞳孔骤然收缩,掌心渗出的汗渍洇湿了苏绣桌布,二十年前随父剿匪时被流弹擦伤的旧疤,此刻竟隐隐发烫。
“史诗级战装备资箱解锁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月产量25辆的IS-4中型坦克生产车间一座,配套的自动装弹机生产线;恭喜宿主获得月产量25辆的豹-2主战坦克生产车间一座,以及配套的复合装甲生产线;恭喜宿主获得月产量25辆的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