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闹着玩的。”
“爸,您就相信我这一次。”江彻眼神诚恳。
最终,江建军一拍桌子:“好!五千就五千!不过,你得答应我,注意安全,不行就早点回来!”
“谢谢爸!”江彻心中一松。
他知道,父亲骨子里还是有冒险精神的,否则当初也不会孤注一掷投入罐头厂。
第二天,江彻从父亲那里拿到了厚厚一叠“大团结”,足足五千块。
他简单收拾了行囊,带上母亲准备的干粮,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呜——”
汽笛长鸣,火车缓缓驶出小县城的车站,载着江彻的野心和对未来的憧憬,奔向未知的南方。
车厢里人声嘈杂,混合着汗味、烟味和各种食物的味道。
江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象,眼神平静而深邃。
广州,他来了。
三天三夜的颠簸,火车终于抵达了广州。
扑面而来的湿热空气,夹杂着听不懂的粤语,让江彻感受到了这个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活力与陌生。
他没有急着去寻找货源,而是先找了个不起眼的小旅馆住下。
接下来的两天,他几乎逛遍了广州当时几个有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比如解放南路的电子一条街雏形。
他一边观察,一边打听,很快就摸清了电子表的行情。
的确如他所料,电子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相当混乱。
有本地小厂仿制的,也有从香江那边偷渡过来的“水货”。
江彻的目标很明确,他要找质量相对可靠,价格又有优势的货源。
他凭借前世的记忆,筛选掉了几家看似热闹,实则货品低劣的档口。
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皮肤黝黑,眼神精明,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