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到来,像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死气沉沉的罐头厂。+w`d?s,c¢w¨.·n¢e_t^
同时,江彻也保留了厂里少数几个有能力、有责任心,并且愿意配合改革的老干部。
对于这些人,江彻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让他们在新岗位上发挥余热。
通过这样一番人事调整,江彻迅速掌控了罐头厂的管理权,为后续的改革扫清了障碍。
紧接着,江彻开始优化组织结构,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他废除了以往国营厂那种臃肿、低效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推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决策效率。
他还引入了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
给每个部门、每个车间、甚至每个班组,都下达了明确的生产任务和质量指标。
完成任务的,有奖励;完不成的,有惩罚。
奖惩分明,公开透明。
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以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自然没有动力。
现在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甚至不劳不得,那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当场就看到了希望。!??看.:@书|{a君o D*更$ˉ新§?t最{t全?&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罐头厂的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厂区环境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杂草清除了,废品运走了。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变得有力而规律。
工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再是以前那种懒散颓废的样子,而是充满了干劲。
生产效率,开始大幅提升。
以前一天只能生产几百箱罐头,现在一天能生产上千箱。
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次品率大幅下降,标签贴歪、封口不严这种低级错误,几乎不再发生。
最让江彻欣慰的是,仓库里积压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陈旧库存,在新的销售团队的努力下,竟然也开始迅速消化。
他们通过降价促销、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硬是把那些快要发霉的罐头,都卖了出去,盘活了不少资金。
这一切的变化,都让厂里的职工们,对江彻这个新老板,从最初的怀疑和抵触,逐渐转为了信服和敬佩。
他们亲眼看到,这个年轻的老板,是如何用他的智慧和魄力,让这个濒临倒闭的厂子,一点点焕发生机的。?2`8-看·书¨网\ ?免!费¢阅*读?
当然,江彻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让罐头厂恢复正常的生产。
他要做的,是彻底的变革和创新。
在稳定了内部管理,解决了库存问题之后,江彻立刻开始着手引进新的生产线和技术。
他通过以前在广交会上认识的一些港商和外商的关系,联系到了一批相对先进的二手罐头生产设备。
虽然是二手的,但比起厂里那些老掉牙的古董机器,已经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还从外地高薪聘请了几个经验丰富的食品工程师和技术员,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之前在竞标会上提出的产品多样化战略做准备。
果汁饮料、果酱、番茄酱、八宝粥……
这些新的产品线,正在江彻的规划下,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罐头厂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江彻在罐头厂大刀阔斧改革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县税务局。
沈知微是从一份关于罐头厂申请技改项目税收减免的报告上,了解到这些情况的。
当她看到报告中描述的,江彻入主罐头厂后采取的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以及工厂发生的巨大变化时,心中再次感到了不小的震动。
尤其是听说江彻一上任,就当着全厂职工的面,开除了一个带头闹事的老油条,更是让她对江彻的行事风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个男人,果然是冷静果断,行事狠辣。
但也正是这种铁腕手段,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整顿好罐头厂那种积重难返的局面。
沈知微不得不承认,江彻在管理和经营上的能力,确实远超常人。
他的眼光,他的魄力,他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让她感到钦佩。
但同时,她也隐隐觉得,江彻的这种“狠”,有时候会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不适。
虽然理智上明白,对付那些老油条,不用雷霆手段是不行的。
可情感上,她总觉得,如果能有更温和一些的方式,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