喽啰有什么用?等擂台正式开始再说。
这次打擂由南京兵备道护台,早在左近各城镇、码头张贴了告示。因此,外地纷纷来人,金陵的大小客栈全都住满了,不少房间加设“地铺”,一些茶楼酒肆,晚上把桌子合并一起,作为“大铺”招客。
四月初一大早,人们就把镖局前广场挤个水泄不通。原先四圈设的棚摊,大多给人们挤“黄”了。
台下的人,有金陵的、外地的;有来打擂的,有看热闹的;男女老少,七十二行,什么人都有。人们一看这擂台架势,不言而喻,是向镖局叫阵挑战的,这就更引起人们的注目。
镖局大门冲南,擂台冲北,中间正合紧对大门。大台的柱子上挂一副对联:
拳掌安社稷邀群雄献艺
刀枪定乾坤请英才齐来
大台下柱脚挂两面大木牌,朱漆白字,东面写“生死勿论”,西边写“胜败无仇”。两边副台:东边是专司打擂报名挂牌,记载胜负及台次、赏赐、接待等事宜。台上有五张大桌:一桌放文房四宝,坐两名书吏;一桌放茶点,几个大官围坐着,其中有南京兵备道张大人,另三张桌放着盔甲、战袍、紧衣束带、金钱布帛等名色货物。两边副台坐着二十名台主。
!历来打擂,方法各异:有的不设台主,胜者即为台主(接战第二人)。有的设一个台主,将台主打败,擂台便结束。也有同设几个台主,这个台主败了那个台主又接打。从未见同时设二十个台主的!
古往今来不曾有,官场江湖均罕闻。
辰牌时分,通!通!通!三声冲天炮响,台前一挂万响盘炮便点响了,顿时金鼓齐鸣,只见两名军校从台后梯子走上台,一个手拿火种点燃三支香,一对蜡和三张黄表纸,另一个手提一只扑腾扑腾,咯咯乱叫的大公鸡,用手一拧,咔刺把鸡脖子拧断,将鸡血淋在台板上。祭台已毕,台前挂出一块大牌,牌上写:第一台主顺风紫雕魏凤生。
锣鼓鞭炮声刚停,第一位擂主魏凤生就从西边擂台跳上了主擂台。这人长得凶神恶煞:满脸横肉,大嘴巴,酒糟鼻,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他慢悠悠地开口:"各位江湖好汉、乡亲父老听着!如今皇上圣明,天下太平,朝廷特意开设这个擂台选拔人才。咱们这擂台是兵部批准的,共设二十位擂主,只要能打赢任何一个就能入选。愿意当官的兵部给安排差事,不想当官的打赢一场赏一百两银子,连赢三场直接给一千两!"
他抹了把胡子接着说:"不过话说在前头,拳脚无眼,打死打伤各安天命,官府不管也不许记仇。想打擂的去东边报名处登记,挂了号牌才能上台。我魏凤生这点三脚猫功夫,纯粹是抛砖引玉..."
话还没说完,就有个绰号"金毛滚"的江玉成跑去报了名。等东边挂出"江玉成"的木牌,这壮汉一个鹞子翻身就跳上主台,抱拳道:"魏擂主请指教!"
魏凤生见来人虎背熊腰不敢大意,立马摆出金鸡独立的架势回礼。两人刚交手就火花四溅——江玉成使出一招"丹凤朝阳",魏凤生却像狮子摆头般化解攻势,同时右腿毒蛇般点出。江玉成急忙变招要拦腰反击,谁知魏凤生突然变招,后腿如铁鞭般扫来,惊得他连忙蹲身闪避。
这魏凤生最厉害的就是腿功,正所谓"手是门板腿是刀"。只见他双腿翻飞像风车似的,不到十个回合,一记"老树盘根"把江玉成扫得四脚朝天。台下顿时炸了锅,有吹口哨的,有喝倒彩的。江玉成满脸通红地爬起来,灰溜溜跳下擂台跑了。
第一天擂台赛一共打了六场,魏风生场场都赢。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时,他得意洋洋地宣布:"天不早了,今天就到这儿吧!"说完大摇大摆地回到副台。这时两个官兵抬着块木牌上来,上面写着"恕不远送,明天请早"八个大字。
镖局这边,除了鹤亮、刘瑛、郑云三人留下看家,其他人都去看了打擂。回来后大家聚在议事厅讨论。童子卿先说:"西副台那二十个台主里,我认得两个。一个叫李志清,一个叫高云。这俩都参与过云阳劫镖的事,高云以前还跟我合伙做过买卖,武功比我还高。"
朱清叹着气说:"真是丢人,我师兄傅宾也来了,还有宗清的师兄武文杰,连我大师兄的结拜兄弟普阳山人也来了。"
蔡一雄也低着头叹气:"唉!连我师父金辉都出山了。他老人家三十年没下过山,八成是被钱光那小子请来的。"
衡山接着说:"白云鹏这个老家伙也出山了,他当年可是红云僧的好友。看来这次擂台不简单,来者不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