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首战告捷
百姓苦,但百姓的苦,不能直接用金银化解。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
百姓最需要的,是政策的开放。
只有国家放宽对百姓们的压制,他们才能过得好。
其中赋税就是重要的一环。
要上交的税务清了,活下去就轻松了。
生活轻松,还能有盈余进行流通,整个社会就会逐渐恢复生机。
所以黎昭宁从百官那里收金银,不是准备给百姓发赈灾粮的,而是为了对付其他人。
就是那些准备割据称王的将士,这些人不能全靠刘大柱解决。
“现在打仗的话,不是个好选择哦。”
两个人下了朝,缩在书房里商量事情。
刘大柱不太认同地摇摇头,觉得招兵买马不是个好手段。
“我手上那可是一点能用的力量都没有,无论如何,这都是必要步骤。”
而黎昭宁并不觉得自己有做错事,她不能让整个皇城一直处于没有防备的状态。
“还是说,你能把这些人全杀了?”
她看向刘大柱,就看到他拼命摇头。
以他的能力,要杀人简单,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k!e~k`a+n/s\h?u~.·c¢o`m?
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黎明生给了这些军队太大的自主权。
所以这些军队对九阳国的归属感很低,别说皇帝变成黎昭宁,就算还是黎明生,他们也还是会反叛的。
不让这些人心悦诚服,那他杀光这些军队的领军人也没有用。
毕竟大哥下面还有二哥,大哥死了,二哥还能继续率领军队做事。
没有归属感,他们这些人就算是落草为寇,也不会归顺黎昭宁。
所以,还是那句话,黎昭宁必须培养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光是修士力量,还有凡人界的军队。
现在家家户户都缺衣少食,所以成为每月能拿锋利的士兵,成了百姓们极好的选择。
黎昭宁招兵的告示一贴出去,就有不少人报名。
好在黎昭宁准备充足,完全负担得起这些士兵的花费。
但士兵有了,领兵人没有啊,黎昭宁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她没招,就扑向刘大柱,抱住人大腿:“大柱哥哥你帮帮我吧!”
九叔是不行了,九叔在治理国家方面完全是个白痴,更别说带兵打仗,他自己打架都打不太明白。
可刘大柱不一样,刘大柱聪明,手段还多,她现在已经养成了有事就找刘大柱的习惯。?¤微?趣.o小¤>说_网@×e ?>追!最$1新!章%[×节?))
刘大柱一脸的无奈,把人从自己腿上提溜下来:“你好歹是一国之主,这也太不要自己面子了吧。”
黎昭宁:“我要面子干嘛,又不能当饭吃,大柱哥哥你不是嫌弃我吧?这可不行啊!我只有你了!”
说完,于是扑过去抱住刘大柱的腰不撒手,刘大柱无奈,只能同意帮黎昭宁处理那些麻烦。
他亲自去当了将军,去练兵研究战术去了。
好在,黎昭宁新招来的都是新兵蛋子,人还没成老油皮,不管领导是不是空降,他们都只会战战兢兢地听命行事。
刘大柱管起来还算轻松,很快操练了起来。
黎昭宁招买这些兵马,不是为了主动去打仗,更多是为了自我防御。
刘大柱也没有带着人杀出去的心思,只要把这些兵带出来就行。
但黎昭宁的未雨绸缪是对的,她不主动去找麻烦,可麻烦会主动找她。
一个积贫积弱却藏有宝藏的国家,会引来的就只有窥视。
那些妄图割据的军队野心都不小,比起简单当个藩王,他们还是更想当一当皇帝。
士兵操练了一个月,就有人给黎昭宁发了威胁信过去。
信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他要当皇帝,让黎昭宁把位置让出去,他可以给黎昭宁封个王爷,以后要以他为重。
对此,黎昭宁的回复是,撕了信,叫送信的人滚,半点面子不给。
她这个态度,让朝臣一个个冷汗直冒,都觉得完了,仿佛下一秒九阳国的城门就会被强行突破了一般。
事实上,黎昭宁的态度确实激怒了对方,当天就打上门来。
刘大柱没当过将军,作战能力不好评价,但是他是真的强啊。
所以,在战场上,他的军队表现不予评价,他自己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