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属于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他盘坐在鹤背之上,穿行于万米高空的云海之间。他的脑海中,还在回响着那首悲壮的《古蜀之歌》,还在浮现着鱼凫王与望帝,在最后时刻,那充满了托付与释然的、深深的一躬。
他愈发地,理解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或许,他这一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修道者”而存在。
更是作为一个“见证者”、“守护者”,甚至是“记录者”而存在。
去见证那些被凡人所遗忘的、隐藏在历史长河之下的、或悲壮、或奇幻、或可歌可泣的故事。并在必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为那些不该被彻底遗忘的“精神”,留下最后一丝存在的证明。
这份责任,很重。
但他的道心,却也因此,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圆满与通透。
……
当那熟悉的、充满了清纯灵气的青云山,再次出现在视野之中时。
即便是张清源,也不由得,生出了一股游子归乡般的、温暖的亲切感。
仙鹤雪衣,发出一声喜悦的欢鸣,缓缓地,降落在了三清观那早己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山门之前。
山门前,安尘、苏月、明尘老道长,以及所有的灵兽,都早己静静地等候在那里。
他们,都在等他们的观主,回家。
当张清源从鹤背上,飘然落下的那一刻。
所有人都感觉到,道长,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他的容貌,依旧是那样的清隽、出尘。他的眼神,依旧是那样的平静、温和。
但他的身上,却多了一股,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仿佛与这片天地、与这数千年历史都彻底融为了一体的、深邃而厚重的“气韵”。
如果说,以前的道长,像是一块温润的、无瑕的美玉。
那么现在的他,则像是一本承载了无穷智慧与故事的、古老的、无价的……孤本典籍。
张清源看着眼前这些充满了关切与喜悦的、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他那因见证了一个文明覆灭而略显疲惫与沧桑的心,在这一刻,得到了最温柔的、无声的治愈。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然后,越过众人,独自一人,缓缓地,走回了自己那间最熟悉、也最朴素的庭院之中。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为自己,沏上了一壶,用后山灵泉与亲手种植的茶叶,所泡制的、最普通的“青云毛尖”。
熟悉的、清冽的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
他看着院子里那棵正在随风摇曳的桂花树,听着远处瀑布那永恒不变的轰鸣,感受着这份失而复得的、独属于自己的、宁静的“人间烟火气”。
他长长地、满足地,舒了一口气。
最终,所有看尽了沧海桑田的感慨,所有承载了历史重量的疲惫,都化作了唇边,一抹发自内心的、最轻松、也最真实的微笑。
他轻声自语道:
“还是……自家的茶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