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
那是一只不知己在“乾坤桥”下那处深潭中,沉睡了多少年的……千年老龟!
它的龟甲之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其上竟天然地生成了一道道如同“河图洛书”般的、玄奥的纹路。
它,是被这日益浓郁的“道韵”,从沉睡中唤醒的。
它没有上山,更没有去打扰任何人。
它只是每日清晨,当三清观那悠扬的、代表着“早课”的钟声响起之时,它便会从那深潭之中缓缓地探出它那充满了智慧的、苍老的头颅。
然后,朝着三清观的方向,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聆听。
仿佛,在聆听着那能让它,挣脱岁月之束缚,开启通往更高生命层次之大门的……无上大道。
……
对于这一切,张清源自然是了如指掌。
他知道,随着此地越来越接近于真正的“洞天福地”,未来,像这样开启了灵智的“万物生灵”,只会越来越多。
他,作为此地之主,亦有“教化”万灵之责。
但他,并不想像神话传说中那样,开坛讲法,广收门徒。
而且这个洞天福地和传说中的那些神仙道场差的太远,这些动物最多就是聪明点,里面的佼佼者可能听得懂一些人话,但最多也就是到这里了,这个时代,想要什么化形修行,根本不可能了,强壮可以,聪明可以,修炼不行!
所以他选择的,是一种更加“道法自然”,也更加“润物无声”的方式。
他在整座青云山的中心,那处风景最是秀丽、地势也最为开阔的“问心坡”上,寻了一块天然的巨大的青石。
从此以后,每逢初一、十五,日月精华最盛之时。
他便会独自一人,来到这块青石之上盘膝而坐。
他会在这里不高声不刻意,只是用一种最平和、最自然的语调,为自己也为这整座山,轻轻地念诵一卷他最近,颇有感悟的*道德经》,或是《南华经》。
他的声音不大。
但他的“道音”,却会乘着山间的风,顺着潺潺的溪流,融入每一片树叶的脉络,传入每一个生灵的耳中。
于是,一幕充满了无上禅意与和谐美感的、真正的“讲法图”,便会在这青云山中悄然上演。
每当张清源开始念诵道经。
山间的风会变得轻柔。
林中的鸟会停止鸣叫。
那群顽皮的猴子,会停止打闹,一个个蹲坐在树梢之上侧耳倾听。
那只深潭中的老龟,会缓缓地爬上岸边,将头伸向道音传来的方向。
就连道观里,那几只早己通灵的老虎,也会来到这“问心坡”下,安静地伏下身子。
整个青云山,所有的生灵,无论是有灵智的,还是无灵智的,在这一刻,都仿佛沉浸在了那最本源、最美妙的“大道”韵律之中。
它们或许听不懂经文的含义。
但它们,却能最首观地感受到那份,来自于“道”本身的……慈悲与智慧。
张清源,看着眼前这万物来朝和谐共生的景象。
他,这位“现代社会,唯一道法高人”,此刻,却更像是一位庇佑着整座山林,教化着万千生灵的……
山神。
他知道,自己那“洞天福地”的画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己经被他亲手安放了上去。
接下来,便是等待。
等待,药草成熟,可以炼丹。
等待,自身修为,可以再次,突破。
等待,这片被他亲手改造的“人间仙境”,绽放出,更加璀璨、也更加令人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