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只为,能多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可渡之人”。
张清源看着眼前这串宝光流转的佛珠,又看了看衍诚法师那张充满了慈悲与智慧的脸,心中,亦是升起了由衷的敬意。
他双手接过,郑重地点了点头:“大师之善,贫道,代这山下的芸芸众生,心领了。”
衍诚法师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对着张清源,最后一次,深深合十。
“道君,就此别过。从今日起,我宝华寺上下,皆知青云山三清观,乃是真正的‘大道正宗’。日后,道君若有任何差遣,我宝华寺,必将倾全寺之力!”
这,便是一个承诺了。
一个代表着本地佛门领袖,对道门魁首的、最高级别的认可与盟约。
张清源亦是还了一礼:“大师,慢走。”
衍诚法舍,不再多言。
他转过身,一袭灰色僧袍,两袖清风,步履从容地,向着山下走去。
当他再次踏入那“三才迷踪阵”时,整座大阵,都仿佛与他那圆融的禅心,产生了共鸣。山间的薄雾,自动为他分开了一条道路。林中的飞鸟,为他献上了最悦耳的歌声。
他,己然成为了这座“洞天福地”的,朋友。
……
送别了衍诚法师,张清源的心中,却因为那番“佛道之论”,而生出了许多新的感悟。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自己那宏伟的“治山”大业。
第一个“病根”——水源处的“阴铁矿脉”,己经在“纯阳融雪阵”的日夜熔炼下,开始了漫长而又坚定的“疗程”。
而接下来,他将要面对的,是第二个,也是一个更加棘手、更加考验“神通”的难题。
他缓步,走到了道观后山,那处最高、可以俯瞰整座青云山西侧的悬崖之巅。
他开启“道一法眼”,向着那片因为古老地震而形成的、巨大的断崖方向,遥遥望去。
在他的视野之中,他能清晰地看到,一条本应十分粗壮、负责着整个西麓地气循环的“山之脉络”,从那断崖之处,被拦腰截断!
就如同一条被人为斩断的、巨大的动脉!
在断口之处,无数精纯的、本应滋养山林的“灵气”,正不受控制地,向着虚空之中,白白地逸散、流失!
这,便是造成整个青云山西麓,草木稀疏,鸟兽罕至的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与“阴铁矿脉”的“病”不同。
如果说,前者是“中毒”,尚可用“解药”来慢慢化解。
那么后者,便是“外伤”!是开放性的、深可见骨的、需要用“神之外科手术”,才能进行缝合与修补的巨大创伤!
想要接续上这条断裂的地脉,其难度,比布置一座“纯阳融雪阵”,要高出十倍不止!
这,需要的是真正的、移山填海般的、近乎于“补天”的大神通!
张清源,静静地,站立在悬崖之巅,迎着猎猎的山风。
他的眼中,没有半分的退缩。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见猎心喜的、属于顶尖“阵法宗师”的、昂扬的战意与自信!
他的脑海中,开始疯狂地,运转、推演起来。
一个比“纯阳融雪阵”,更加宏大、更加精妙、也更加充满了道家想象力的全新阵法构想,正在缓缓地,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