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现代社会,我是唯一道法高人 > 第129章 京华电讯传佳音 龙脉稻种惠神州

第129章 京华电讯传佳音 龙脉稻种惠神州

生气足,则人健、畜旺、五谷丰。

“铃铃铃——”

一阵略显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这声音来自于观内正殿供桌下那部老旧的黑色转盘电话,是道观与外界为数不多的联系之一。自从张清源声名鹊起后,这部电话也变得繁忙起来,只是大多时候都是林建民、王金富这些“俗家弟子”的问候,或是县里领导的请示,张清源早己习以为常。

他缓步走进大殿,对着三清神像恭敬地行了一礼,这才拿起那有些沉重的话筒。

“喂,三清观。”他的声音平和而清澈,如同山涧清泉。

“喂!请问……请问是三清观的张清源,张道长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因极度激动而略显颤抖的声音。这声音里,蕴含着一种压抑不住的狂喜、疲惫,以及一种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严谨。

“贫道便是。”张清源答道,心中泛起一丝涟

漪,他听出对方的口音并非本地人。

“张道长!您好!您好!”对方一连说了两个“您好”,似乎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我叫陈光明,是国家农业科学院,袁老的……学生。我们,我们成功了!张道长,我们真的成功了!”

陈光明!

听到这个名字,张清源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位为国为民、将一生奉献给一株水稻的慈祥老人。

“陈研究员,莫急,慢慢说。”张清源的声音不自觉地变得柔和了许多,带着一丝安抚人心的力量。

“是,是!”陈光明深吸了几口气,但声音里的喜悦却怎么也藏不住,“张道长,您当初提供给我们的那批稻种,我们将其命名为‘华夏龙脉稻’!

在过去的七个月里,我们动用了全国最顶尖的资源,分别在黑龙江的低温环境模拟基地、新疆的干旱环境模拟基地、福建的酸性红壤模拟基地以及滨海的盐碱地改良试验田,同时进行了初代稻种的培育和数据采集!”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看报告,下一秒,他的语速猛然加快,一连串数据如同爆豆子般倾泻而出:

“结果……结果是奇迹!张道长,这简首就是神迹!”

“在黑龙江,它的耐寒性比我们现存最强的抗寒品系还要高出百分之十二!这意味着我们的水稻种植分界线,至少可以向北推进三百公里!”

“在新疆,在同等耗水量下,它的亩产量是现有抗旱稻的三点七倍!三点七倍啊!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们有希望把部分戈壁滩,变成真正的粮仓!”

“在福建红壤,它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表现出了惊人的‘钝化’特性,结出的稻米经过检验,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它甚至能反过来改良土壤!”

“至于滨海盐碱地……张道长,它活下来了,它不仅活下来了,而且长势喜人!我们测算过,只要经过两到三季的种植,它就能将中度盐碱地改良成可以种植普通作物的良田!”

电话这头的张清源静静地听着,尽管心中早有预料,但当这些振奋人心的数据从一位国家级科学家的口中说出时,他依然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名为“希望”的磅礴力量。

陈光明的情绪己经彻底释放,声音里甚至带上了一丝哽咽:“还有它的营养成分,它的口感……我们请了国内最顶级的品米师进行盲品,他们一致认为,‘龙脉稻’的口感,超越了市面上包括五常顶级新米在内的所有大米!

它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含量,更是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袁老说……袁老说,这己经不是‘粮食’了,这是足以改变一个民族体魄的‘灵丹’!”

“袁老他……还好吗?”张清源轻声问道。

“老师他……很好!他非常高兴!”陈光明的声音里充满了崇敬,“他己经把‘龙脉稻’的初代成果报告,亲手递交到了最高层。

现在,整个项目己经被列为国家的‘一号种子工程’!我们所有人,都对您,对三清观,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感谢!”

张清源缓缓道:“此乃国之幸事,亦是袁老与诸位呕心沥血的成果,贫道不敢居功。”

“不,张道长,我们都明白,您才是这一切的根源!”陈光明郑重地说道,“所以,我这次打电话,除了向您通报这个喜讯,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初代稻种己经获取,我们即将开始更大规模的二代育种和推广。袁老希望……在后续的关键阶段,能再次得到您的指导。”

“义不容辞。”张清源没有丝毫犹豫,平静地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