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风塔敬献楹联之后,张清源并未在县城过多停留。?x-q^k-s¨w?.\c^o′m′那副“神仙楹联”所引发的轰动,己让他的名字,开始在青云县的书法界、文化界乃至一些上层圈子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他不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感觉,在与衍诚法师又进行了一次关于“心性修行”的深入交谈后,便与陈国栋一道,再次启程。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坤元锁水大阵”中,位于“东北艮位”的阵眼——镇山石。
“艮”之卦象,其意为山,其德为“止”,有稳定、镇守、厚重之意。此阵眼在整个大阵中的作用,便是如同船锚一般,稳固住整个青云县的“地脉”,防止因地气变动而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地龙翻身(轻微地震)等灾害,是整个大阵的“稳定器”。
秦文博教授提供的资料中,对这“镇山石”的记载,颇具传奇色彩。
相传,在青云县东北部的一处名为“藏龙谷”的山谷中,曾居住着一个显赫的家族——叶家。叶家世代书香,祖上曾出过好几位在朝为官、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更有一脉,精通医理,悬壶济世,在本地留下了“叶善人”的美名。而叶家之所以能数百年人才辈出、福泽绵延,据说,便是因为他们祖宅的庭院之中,有一块天生的、状如麒麟卧伏的巨大“镇山石”,此石,便是整个藏龙谷乃至叶家气运的根基所在。
“道长,叶家啊……那可是我们县以前最风光的大户人家了。”开着车的陈国栋,一边辨认着前往藏龙谷的山路,一边向张清源介绍着他所知道的本地情况,“我小时候,还听我爷爷说,以前县里谁家有急病,只要能求到叶家的门上,叶家的老太爷,那是真的会派人送医送药,分文不取,活人无数啊。”
他叹了口气:“可惜啊,后来一代不如一代了。听说叶家现在就剩下三兄妹,为了守着那片祖宅和山谷,还是把它卖给开发商,都快闹翻天了,亲兄妹闹得跟仇人似的,早就没了祖上的风光喽。”
张清源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在暗自思忖。阵眼坐落于家族祖宅之中,而这个家族,又正处于激烈的内斗纷争之中。这,无疑是为他此次的修复工作,增添了巨大的、不可预知的变数。
当越野车沿着一条年久失修的盘山公路,缓缓驶入那传说中的“藏龙谷”时,即便是张清源,也不由得为眼前的景致,而暗自赞叹一声。
只见群山环抱之间,一处极为开阔、平坦的山谷豁然出现在眼前。谷中,一条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两岸是平整的田地与茂密的竹林。+山′叶_屋+ ·首,发,整个山谷,云雾缭绕,气韵悠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藏风聚气”的绝佳风水格局。
而在山谷的最深处,一片占地广阔的、青砖黛瓦的传统中式大院,正静静地坐落在那里。那,便是叶家的祖宅。
然而,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宝地之上,张清源的破妄法眼,却看到了一副令人惋惜的景象。
他“看”到,叶家祖宅的上空,那本应凝聚成一团、庇佑子孙的家族气运,此刻,却像是被利刃撕裂的棉絮一般,分裂成了数股,彼此纠缠、冲撞、消耗,显得混乱不堪。一股股代表着“纷争”、“贪婪”、“怨怼”的灰黑之气,正从宅院内部不断地升腾而起,如毒烟般,污染着这片本应祥和的家宅气场。
而那作为阵眼核心的“镇山石”,虽然依旧矗立在庭院中心,但其上所蕴含的、那股本应厚重如山的“艮土之气”,却因为失去了家族后人“同心同德”的愿力供养,而变得光芒黯淡,灵性沉寂。它与整个坤元锁水大阵的联系,己是若有若无,几近断绝。
“家不和,则宅不安。宅不安,则地气乱。地气一乱,这阵眼,便也废了。”张清源心中暗道。
他知道,此地的问题,根源不在“石”,而在“人”。若不先平息叶家的内部纷争,解开他们心中的“结”,那么,即便他用再高明的道法,也无法真正地、长久地修复此地阵眼。
当他们靠近叶家祖宅的大门时,一阵激烈的、充满了火药味的争吵声,便从那高高的院墙之内,传了出来。
“叶志明!我再跟你说最后一遍!这房子,这地,必须卖!我己经跟开发商都谈好了,一个亿!一个亿你听到没有!我们兄妹三个,一人能分三千多万!有了这笔钱,你想做什么不行?你守着这堆破砖烂瓦,能当饭吃吗?!”这是一个充满了精明与不耐的男声。
“我不同意!”另一个显得有些固执、也有些中气不足的声音,立刻反驳道,“这是祖宗留下的基业!是我们叶家的根!你把它卖了,我们以后还有什么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