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现代社会,我是唯一道法高人 > 第59章 古塔藏玄奥,佛道起微澜

第59章 古塔藏玄奥,佛道起微澜

在青云水库那人迹罕至的湖湾,行了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夜间科仪后,张清源与陈国栋便悄然离去,未留下半点痕迹。\k*s^w/x.s,w?.`c.o/m~

那块承载着“坤元锁水之阵”坎位奥秘的墨玉法器,己然安坐于百米水下,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开始默默地、持续不断地梳理着那被封堵了数十年的至阴之气,并将其重新转化为能滋养一方水脉的、纯净的“太阴灵韵”。

此事,需静待其功,非一日可竟全功。

在县城的酒店里休整了一日,将施法所耗损的巨大心神,通过吐纳修行完全恢复过来后,张清源才将目光,投向了“坤元锁水大阵”的第五处阵眼。

这一次的目的地,不再是荒山或郊野,而是青云县那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老城区。

他们的目标,是“坤元锁水大陣”中,位于“东南巽位”的阵眼——文风古塔。

在前往的路上,张清源仔细地研读着秦文博教授送来的、关于此塔的详尽资料。

“文风塔”,始建于明代中叶,乃是当时青云县的一位知县,为振兴本地文运、祈祷科甲兴盛而募资修建。塔高七层,八角飞檐,青砖黛瓦,造型古朴典雅,数百年来,一首是青云县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亦是受官方认证的、重要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更有趣的是,秦教授的资料和陈国栋的口述都提到,此塔在民间的声望极高,香火异常鼎盛,被本地人誉为“最灵验的文昌塔”。每年中考、高考之前,塔下更是人山人海,前来为子女祈福的家长们,能将塔前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道长,咱们县能出好几个省状元,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比周边的县多,大家都说,就是托了咱们这座文风塔的福呢!”陈国栋开着车,语气中带着几分本地人特有的骄傲。

张清源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多言。他知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当越野车驶入略显狭窄的老城街道,远远地能看到那座矗立于一片现代建筑之中、卓尔不群的古塔轮廓时,张清源的眉头,便在不经意间,轻轻地蹙了起来。,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

他们将车停在远处,步行前往。

文风塔坐落于一个开放式的市民公园内,塔身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即便不是考试季,前来游览、祈福的市民与游客,依旧是络绎不绝。塔前,一座巨大的香炉里,青烟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与香烛混合的气味。

然而,让张清源感到意外的是,在古塔的入口处,悬挂的并非道教的“八卦”或“太极”图,而是一块书写着“南无阿弥陀佛”的木制牌匾。塔前管理香火、接受善款、为信众提供祈福服务的,也并非道士,而是几位身穿灰色僧袍、口诵佛号的佛家弟子。

很显然,这座在道家堪舆理论中,作为“巽位”风水节点的古塔,如今,却是在佛家的理念下,被信众们当做“文殊菩萨”的道场,来进行供奉与祈福。

“这……”陈国栋也有些意外,“我记得小时候这里还没这么多讲究,怎么现在变成佛协在管理了?”

张清源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将自己的灵觉与破妄法眼,催动到了极致,仔细地观察着这座古塔的“气场”。

这一看,他心中的疑惑,便有了答案。

首先,这座文风塔,确实是一处风水宝地。其选址、造型,都暗合了道家“巽位”之象。七层八角的结构,如同一支倒插于大地的巨型“文昌笔”,能有效地汇聚和激发本地的“文昌之气”,这便是它能“振兴文运”的根本原因。

数百年来,无数信众的虔诚祈祷,又为其凝聚了一层极为厚重、纯净的“愿力”,使得这座塔本身,就成了一件威力不凡的“法器”。

此地的阵眼,不仅没有像之前几处那样“休克”或“病变”,反而因为香火的滋养,显得异常“活跃”与“强大”。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张清源能清晰地“看”到,那笼罩着整座古塔的、由信众愿力汇聚而成的气场,呈现出的是一种充满了“慈悲”、“智慧”、“祥和”之意的、纯正的佛门“金色佛光”。*e*z.k,a!n?s`h/u-._n¨e·t\

这股佛光,宏大、庄严、光明,确实能给祈福者带来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对普通的学子,有极大的正面加持作用。

但是,“坤元锁水大阵”,其根基,是道家的“阴阳五行”理论。此“巽位”阵眼,其最核心的功用,并非是“加持文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