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编导的办事效率很高。^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在他们下山后的第三天傍晚,最新一期的《奇闻异事》栏目便在市电视台播出了。
这一期的标题起得颇为吸引眼球——《深山寻道:青云观小道长的神秘传承》。
节目从记者们上山的艰难开始,展现了三清观破败而又宁静的景象,然后重点播出了对张清源的采访,以及他那手“隔空救人”的惊险场面。对于周浩被煞气缠身以及张清源施法驱煞的过程,节目组进行了艺术化处理,隐去了过于玄幻的细节,更多地是从“心理暗示”、“气场调理”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力量”等角度进行解读,既保留了神秘感,又避免了首接宣传封建迷信的嫌疑。
饶是如此,节目播出后,还是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卧槽!这小道长也太帅了吧!而且身手那么好!”
“那平安符看着就好神奇,我也想要一张!”
“青云山三清观?离我们市不远啊,改天组队去看看!”
“楼上的别傻了,这种高人一般不轻易见人的。不过那小道长说话挺有哲理的,感觉不是骗子。”
“那个实习生周浩也太倒霉了,不过最后被道长救了,看着精神多了。”
市电视台的网站和一些本地论坛上,关于这期节目的讨论帖层出不穷。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也有一些人对张清源和三清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人开始打听上山的具体路线。
当然,这些外界的喧嚣,暂时还没有传到身处深山的张清源耳中。他依旧过着规律而平静的修行生活。
每日吐纳练气,打坐静心,画符炼技,偶尔去后山打理一下那片生机勃勃的菜地。他还抽空将道观里里外外又修补了一下,虽然只是些小修小补,但整个道观的气象确实在一天天变好。′衫/巴·看′书¢罔. .吾?错-内?容^
这天,张清源在整理爷爷留下的遗物时,在一个不起眼的旧木箱底,发现了一本更为残破的手抄本,封面上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字——《丹汞诀》。
他好奇地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并非什么高深内丹术,而是一些基础的、关于炼制外丹——主要是药丹的粗浅法门和一些简单丹方。比如用常见草药炼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调理脾胃的药丸、以及一种名为“清心丹”的小丹药。
这“清心丹”,据书记载,是用几种有静心安神、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配合特殊手法炼制而成,服用后能清净心神,辅助修行,对治疗失眠、心烦气躁等症状也有奇效。
张清源看得心中一动。他现在《清心诀》己经精通,如果能配合这清心丹,修炼效果岂不是事半功倍?而且,如果能炼制出来,以后也可以用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书中记载的清心丹丹方并不复杂,所需的几味主药,如凝神草、静心莲、清风藤等,他在青云山上都曾见过。至于辅药,也都是些常见的药材,山下小镇的药铺应该都能买到。
炼丹的器具,书中也提到了,需要一个小型的药炉和一些捣药、研磨的工具。这些道观里倒是没有。
“系统商城里会不会有?”张清源立刻查看系统商城。
果然,在“修行辅助”一栏,他找到了“初级炼丹炉(陶制)”,兑换需要80功德点。还有一套“基础药材处理工具(含药碾、药臼、药筛等)”,需要30功德点。
“加起来110点功德,不算太贵。”张清源目前还有405点功德,完全负担得起。.d.n\s+g/o^m~.~n*e?t~
他没有犹豫,立刻兑换了炼丹炉和工具。光华一闪,一个半人高、造型古朴的陶制丹炉和一套小巧精致的药材处理工具便出现在卧房的空地上。
丹炉入手温润,上面还刻着一些简单的聚火符文。张清源很是满意。
接下来的几天,张清源便开始为炼制清心丹做准备。他先是按照《丹汞诀》中的图谱,去后山仔细辨认并采摘了所需的几种主药。青云山生态环境极好,这些草药的品质都相当不错,蕴含的药性也很足。
辅药则去山下小镇的药铺里买齐了。药铺的老掌柜见他一个年轻道士来买这些药材,还好奇地问了几句,张清源只说是观中自用,老掌柜也没多想。
材料备齐,张清源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炼丹尝试。
他在道观后院找了块空地,将丹炉安放好。然后按照《丹汞诀》中记载的步骤,先将采来的草药仔细清洗、晾晒、切制、研磨……每一步都做得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