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源放下符笔,走到道观门口,只见山门外不远处的空地上,停着两辆黑色的越野车,车身沾着不少泥点,显然是走过崎岖山路的。/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车旁站着七八个男女,穿着打扮都像是城里人,有的还拿着专业的摄像器材和录音设备。
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气质斯文,正抬头打量着破旧的三清观,眉头微蹙。旁边一个年轻靓丽的女记者,拿着话筒,正对着摄像机说着什么。
“……这里就是青云山深处的三清观了,据当地村民说,这里有一位年轻的道长,医术高超,甚至能驱邪治病,充满了神秘色彩。今天,我们就将带领大家一起探访这位传说中的‘小神仙’……”
张清源听着女记者略带夸张的言辞,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看来,王大娘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己经传到山外去了,还引来了记者。
他不喜欢这种喧嚣,但人家己经找上门来,避而不见也不合待客之道。他整理了一下略显宽松的道袍(还是爷爷留下的旧物,他穿着有些大),从容地走了出去。
“诸位居士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张清源稽首为礼,声音平和。
那群人见到张清源,都是微微一愣。他们想象中的“小神仙”,要么是仙风道骨的老道,要么是故作高深的奇人,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年轻、甚至有些清秀的青年道士。虽然他穿着朴素的道袍,但目光清澈,神态从容,自有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度。
“您就是张道长?”那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最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伸出手想和张清源握手,随即又觉得不妥,尴尬地笑了笑,也学着回了个不太标准的稽首礼,“张道长您好,我是市电视台《奇闻异事》栏目的编导,我姓李。/幻!想,姬′ *芜!错\内¨容′这位是我们的主持人小莉。”
“李编导,小莉居士,各位居士有礼了。”张清源微微颔首,“不知各位今日上山,所为何事?”
李编导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瞒道长,我们是听闻了一些关于您的传闻,特地前来拜访,想……想做个采访,把我们传统的道家文化,以及一些民间奇事,介绍给更多的观众。”
张清源闻言,心中了然。他并不想过分张扬,但弘扬道法,引人向善,本就是系统赋予他的使命之一。如果能通过正规渠道,适当地展现一些道家文化的魅力,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这个“奇闻异事”的栏目名,让他觉得有些不靠谱。
“贫道修行尚浅,不敢称‘奇’。若只是交流些道家文化,贫道倒是乐意奉陪。只是这道观简陋,怕是招待不周。”张清源不卑不亢地说道。
李编导见张清源没有首接拒绝,心中一喜,连忙道:“不碍事不碍事!道长谦虚了。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道长您的日常修行,以及……咳咳,您是如何帮助山下村民解决一些疑难杂症的。”
张清源引着众人走进道观。记者们一进院子,便被这虽然破旧但干净整洁的环境吸引了。摄像机也开始西处拍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小莉记者更是好奇宝宝一般,看到张清源在院中晾晒的草药,便问道:“张道长,这些都是您自己采的草药吗?您还会医术?”
“略通一些浅显的药理,平日里采些草药,一来自己调理身体,二来也可备不时之需,帮山下乡亲们解决些小病小痛。·3!0-1^b+o′o+k`..c!o-m*”张清源淡淡地解释道。
他将众人引至正殿。记者们看到殿内供奉的三清神像,虽然古旧,但一尘不染,香案上香烟袅袅,平添了几分肃穆庄严之气。
李编导和小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他们本以为会是一个装神弄鬼的场所,却没想到这里虽然清贫,却透着一股真正的清修之气。
采访就在正殿前的空地上进行。小莉记者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提纲开始提问,从道观的历史传承,到张清源个人的修行经历,再到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中的道家思想。
张清源对答从容,言语间虽然平实,却也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哲理。他没有刻意宣扬自己的“神奇”,更多的是在介绍道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现代生活,调和身心。
“张道长,我们听说您前些日子治好了一位中了邪祟的村民,这是真的吗?您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吗?”小莉记者终于问到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张清源沉吟片刻,道:“世间万物,皆有气场。所谓邪祟,亦不过是一种负面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