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密调节反射镜角度,从而改变干涉条纹相位差的微调旋钮。
这个旋钮,按照实验说明书上的描述,应该能提供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调节精度。
但是……
“不行……这个旋钮的机械间隙太大了,而且存在明显的‘迟滞效应’和‘蠕变’。”秦风的眉头越蹙越紧,心中暗道,“用它来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的臂长差,想要达到弱测量所需要的皮米级($10^{-12}米)甚至飞米级(\\10^{-15}$米)的稳定性,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需要一个……一个能够提供远超现有器材精度的,超高稳定性的,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的……微小位移驱动与精密调节部件!
可是,实验台上,根本就没有这种“神仙级”的玩意儿!
其他考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估计早就当场表演一个“原地爆炸,螺旋升天,化作宇宙尘埃”了。
但秦风……
他只是略微沉吟了片刻,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正在通过监控屏幕关注着他的大佬们,都差点当场把眼珠子给瞪出来的决定!
只见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同最锐利的鹰隼,扫过实验台上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破铜烂铁”的辅助材料和基础元件——
几根不同规格的漆包铜丝……
几块从废旧喇叭里拆下来的,大小不一的永磁铁……
一片被打磨得极其光滑的玻璃载玻片……
一小截不知道从哪个仪器上掉下来的,细长的弹簧钢片……
甚至还有……一小瓶502胶水和一卷透明胶带?!
“他……他要干什么?!”监控室内,张院士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了针尖大小,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又开始不争气地“噗通噗通”狂跳起来,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从嗓子眼里蹦出来,然后在他面前跳一段激情的“江南style”!
直觉告诉他,这个上午在理论考试中已经创造了无数“神迹”,下午又用“垃圾”搭建出了“减震屏蔽法阵”的少年,恐怕……又要开始他那令人匪夷所思,颠覆三观,甚至有些“丧心病狂”的……“神级操作”了!
只见秦风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一种……一种近乎“疯狂”的自信与决绝!
他拿起桌上的尖嘴钳和镊子,开始对着那些漆包铜丝和永磁铁,进行着某种……极其精密,也极其……古怪的加工和组合!
他那双被【鹰眼级精密感知】能力强化到极致的双手,此刻稳定得如同经过最精密仪器校准过的机械臂,每一个弯折,每一个缠绕,每一个定位,都精准到了微米级别!
他时而用酒精灯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加热铜丝的某个部位,使其退火软化,便于塑形;
时而又用细小的锉刀,将永磁铁的边缘打磨出特定的弧度和角度;
甚至,他还用美工刀,将那片光滑的玻璃载玻片,切割成了几块形状各异的微小薄片,似乎要用作某种……轴承或者导轨?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满了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和……暴力美学?
不,那不是暴力,那是一种……一种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对物理学原理和工程学技巧的极致运用与……完美升华!
“我的天姥姥啊……他……他这是在……在干什么?!”监控室内,一位主攻精密仪器与测量方向的老教授,看着秦风那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偏偏每一个步骤都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刻道理的“神操作”,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他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关于“精密制造”和“仪器设计”的认知,在这一刻,被秦风给无情地……颠覆了!
“他……他不会是想……是想用这些……这些破铜烂铁……现场‘手搓’一个……一个‘超高精度微位移驱动器’出来吧?!”另一个年轻一点的教授,声音都有些变调了,脸上写满了“我是不是在做梦”的表情。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严谨的专家断然否定道,“超高精度微位移驱动器,那需要用到压电陶瓷、超磁致伸缩材料、精密导轨、激光干涉反馈……等等一系列高精尖的技术和材料!就凭他手边那些……那些连小学生科技制作都嫌简陋的玩意儿……怎么可能?!”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屏幕上,秦风手中的那个由几根铜丝、几块磁铁、几片玻璃、以及一小截弹簧钢片组成的,结构看起来有些“简陋”但又透着一股“不明觉厉”气息的……“神秘装置”,已经……初具雏形!
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一个微型的,利用磁力驱动和弹性形变来实现精密位移的……差动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