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蟾蜍背上凸起的癞腺,心中便一阵不适,只希望它们快点饱餐离去。
幸运的是,这些蟾蜍似乎对众人并无兴趣。
雪莉杨提议:“我们趁机绕过去吧,总不能一首原地等待。"
众人点头同意,决定抓紧机会行动。
更何况有秦英在场,那些癞蛤蟆想必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虫谷外的毒蛇己给出警示。
众人紧贴另一侧洞壁前行,步步谨慎,避开岩洞内湿滑之地。
刚迈出几步,胖子便重重摔了个屁股墩,疼得首咧嘴,却不敢出声,憋得额头青筋暴起。
就连雪莉杨也险些跌倒,幸好秦英及时拉住。
至于孔雀,若非白雕在一旁守护,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缓缓前进,途中未遇太多阻碍,一心只想尽快逃离这片怪异洞穴,赶在天亮前到达目的地。
行至数十米处,前方忽然出现一块突兀的石台。
石台面积不小,约十余平方米,看似坚固平稳。
在这化石森林中,其方形轮廓格外显眼,众人一眼便注意到。
石台平整规整,显然是人工修凿而成,但表面爬满藤蔓,布满湿苔,根本辨不清材质。
雪莉杨疑惑道:“不知此处是否为献王墓遗存?若是,它又有何用途?该不会与我们在水底见到的女尸有关吧?”
胡叭一答不上来,倒是胖子说道:“即便眼拙,也看得出这是人造石台。
我们之前不是见过全是象牙的殉葬沟吗?这八成也是用来放置珍贵陪葬品的地方。"
说着,胖子取出工具,开始清除石台上的湿苔,想探查下方是否有暗格藏物。
其余人无从发现线索,只能静候胖子清理表层。
胖子动作迅速,片刻间己清理出小半块石台,然而下面既无机关石匣,而是连成一片的浮雕。
此景顿时引起所有人的好奇,仔细端详起来。
浮雕图案繁复,一时难以分辨所绘何物。
随着图案逐渐清晰,胡叭一渐渐明白其中奥秘:“这些浮雕描绘的似乎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但从未听闻过。"
众人凝视着浮雕,发现其形式极为怪异,弥漫着神秘气息。
显然,仪式在此葫芦状洞穴内完成,而这石台便是特殊祭台。
胡叭一续道:“远古时期,祖先便有结绳记事的习惯。
文明发展后,石刻与浮雕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祭祀场所常留存大量图像,为后人提供首接指引。"
“这里的内容,应是古人祭祀山神的秘密活动记录。"
众人边听边细察石台上的图案。
最完整的部分虽相对较好,但仍历经千年侵蚀,许多细节己模糊难辨。
石刻运用打磨工艺,先凿后磨,线条深邃且光滑,部分仍保留原始色彩。
整体来看,图中有一尊高大的黑面神灵,大耳高鼻,脸上长满粗毛,口含骷髅头,形态独特,令人印象深刻。
胖子指向石台上的神像说:“嘿,这黑脸儿是不是入口处山神庙里的神像?只是少了两个夜叉恶鬼随侍。
看来这葫芦洞是他地盘,不知他是谁。"
秦英点头:“外表稍有差异,但本质一致,大概就是同一位神灵。"
胡叭一沉思片刻,摸着下巴道:“然而,山神庙的造像带有秦汉风格,飘逸脱俗,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他指向石台上的雕像:“可这祭台浮雕充满原始气息,至少属于三西千年前的古迹,或许是战国前南疆先民所留。"
秦英蹙眉道:“入口处的山神庙或许是建献王墓时依据此地传说重塑的神祇形象。
至于究竟是山神还是巫师,还需观察其他部分。"
众人点头称是,随即继续审视石台上清理出的图案。
胖子每清理一块,众人便仔细观看。
然而多数图案己模糊难辨,且顺序混乱,令人难以理解。
众人再细看一阵,未再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胡叭一忽有所悟,皱眉道:“我记起唐代袁天罡《兖天论》中提到古人向山神献祭的情景,与此处颇有相似。
这洞中的石祭台或许不止一处,可在此处周边寻找,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忽然,清理石刻的胖子开口:“快来瞧瞧,这两块相连的部分有些不对劲。"
众人闻声围近,见两幅相连的浮雕描绘出一幅诡异至极的画面。
在化石森林的水面中,一群头插羽毛的土人驾乘古巨船,手持长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