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旁边,不知啥时候多了朵小芽画的樱花,花瓣上还带着新鲜的乐音呢。
天刚擦黑,小芽就抱着天音琴,窝在松韵居的凉亭里开弹。
才拨拉两圈琴弦,“余音绕梁” 四个带节奏感的大字,蹭地一下冒出来,震得老斩的刀刃直打颤。
老斩嘴上还嫌弃呢:“也就比老锅弹的跑调曲子强那么一丢丢!” 可等人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把《安眠曲》的曲谱,悄悄贴到刀架边上。
刀鞘上那些音符纹路,跟着字儿发起光来,活脱脱像个迷你乐师,守着刻痕打拍子。
到了晚上,凉亭里的天音琴,暖呼呼地泛着光。
这光没了神殿里那种庄严肃穆的劲儿,倒像是个退休老乐师,眯着眼晒太阳,浑身透着舒坦。
再看老锅,四仰八叉瘫在石凳边上,呼噜打得震天响,怀里还死死搂着天音琴不放。
琴弦上 “绕梁三日” 的花纹,看着哪像普通图案啊,简直像要张嘴喊:“该起来接着奏乐啦!”
井底钟声 “当啷” 一响,周元摩挲着手里的断柄吊坠,突然一拍脑门儿 —— 敢情灵器 “退休” 不是彻底歇菜,而是让每个音符都揣着故事,老曲谱也能在日子里继续冒旋律!
就拿这天音琴来说,以前在神殿里奏战歌,现在到了松韵居,专门给回家的人弹暖心民谣,把那些快被忘干净的乐感,又一点点捡回来了。
这会儿,锈蚀教那姑娘坐在乐音巷的老琴边上,攥着小芽送的樱花古琴,琴身上还沾着神殿的松香。
她忽然就开窍了 —— 乐感压根儿不会消失,就像师父总挂在嘴边的 “大音希声”,早就在心里扎了根。
说到底,真正动听的旋律,压根不在琴弦上,在愿意听的人耳朵里,在松韵居的烟火气里,更在每个 “退休” 灵器焕发的新生里。*
喜欢灵器养老院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