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春节,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寂静,降临在国家光电研究所高墙之内。*a\i′t^i~n/g+x^i^a`o^s·h¢u~o^.^c\o!m*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远远传来,带着城市边缘模糊不清的喧嚣,更衬得研究所核心区如同与世隔绝的孤岛。
生活区挂了象征性的红灯笼,贴了福字,但穿行其间的研究员们步履匆匆,脸上带着项目攻坚期的疲惫,节日的气氛被稀释得近乎于无。
李漫漫没有回老家。她的理由很充分:核心镜片设计虽己通过验证,但后续的工艺适配、稳定性测试以及更关键的下一代预研,每一项都迫在眉睫。
更深的理由,她无法对千里之外的家人言说——那场元旦街头的刺杀阴影并未消散,研究所依旧是相对最安全的堡垒。
离开这里,意味着将自己暴露在未知的风险中,也辜负了萧何离开前那句沉甸甸的“安全第一”。
何祁安作为她的得力助理兼“眼线”,也主动留了下来。用他的话说:“漫漫姐你不回去,我一个人回去也没意思,正好把节后要用的数据预处理做了,省得年后抓瞎。”
他努力想活跃气氛,在实验室门口也贴了个小小的福字,还从食堂搞来了一小袋花生瓜子和几颗包装简陋的糖果。
除夕夜。食堂准备了比平日丰盛的年夜饭,但用餐的人依旧不多。
李漫漫和何祁安坐在角落,食不知味地吃着。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歌声、笑声透过屏幕传来,却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8+1!k*a~n*s!h′u+.·c¨o·m^
“漫漫姐,给家里打个电话吧?”何祁安看着李漫漫没什么表情的侧脸,轻声提醒。
李漫漫点点头,放下筷子。她走到食堂相对安静的角落,拿出手机。信号在研究所深处有些弱,她拨了好几次才接通。
电话那头瞬间被鼎沸的人声淹没!
“漫漫!是漫漫吗?”母亲的声音带着穿透性的喜悦和嘈杂背景音。
“哎呀!是妹妹!妹妹过年好啊!”姐姐的大嗓门紧随其后。
“漫漫啊!吃年夜饭了没有啊?”奶奶慈祥的声音带着乡音。
“爷爷问你那边冷不冷啊?所里吃得好不好?”父亲的声音沉稳些,但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背景里,是电视晚会震耳欲聋的音乐,是推杯换盏的喧哗,是小孩子追逐打闹的尖叫,还有隐约的鞭炮炸响……那是李漫漫无比熟悉的、属于老家的、热气腾腾的、甚至有点混乱的“年味”。
“妈!爸!爷爷奶奶!姐!”李漫漫提高声音,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愉快,
“听到了听到了!好热闹啊!我在所里呢,挺好的!食堂做了好多菜,有鱼有肉,还有饺子!”
她看了一眼食堂里稀疏的人影和算不上丰盛的餐盘,面不改色地“汇报”着。
“那就好!那就好!你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啊!工作再忙也要吃饭。-g/g~d\b?o,o?k¨.!c!o*m\”母亲的声音带着心疼。
李漫漫的心猛地一紧,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用力。
这是李漫漫第一次没有和家里人过年。
电话在家人七嘴八舌的问候和叮嘱中持续着。
爷爷絮叨着家里的腊肉有多香,奶奶念叨着给她留了她最爱吃的炸萝卜丝圆子,姐姐兴奋地说着给她买了新年礼物,父亲则叮嘱她注意身体,工作别太拼……每一个字都带着滚烫的思念和家的温度。
李漫漫听着,一一应着,嘴角努力向上弯起,眼底却控制不住地泛起潮热。
手机那端的喧嚣热闹,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她此刻身处环境的冷清和寂静。
那份属于家人的、毫无保留的温暖,隔着电话线汹涌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也让她心底那份无法归家的遗憾和对萧何的思念,在除夕夜的催化下,变得格外尖锐。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多吃点!少喝点酒!替我跟叔叔伯伯婶婶们问好!新年快乐!”李漫漫最后几乎是带着一丝仓促的哽咽说完祝福,强忍着翻腾的情绪,挂断了电话。
食堂角落的喧嚣瞬间消失,只剩下电视里依旧热闹的晚会声,以及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声。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仰起头,用力眨了眨眼,把那股汹涌的泪意逼了回去。脸颊上,刚才强装出来的笑容弧度慢慢消失,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和一丝无法掩饰的落寞。
何祁安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默默地递给她一杯热水。“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