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的噩耗。
电脑突然弹出警报,河图系统自动锁定了美国房贷违约率的最新数据。沈昭迅速输入密码,屏幕上的曲线如悬崖般陡降。
\"abx指数跌破警戒线。\"她调出归墟的仓位分布图,\"他们在买通评级机构,准备七月初下调这批cdo的评级。\"
裴砚之的军靴在地毯上碾过,留下半个模糊的脚印。他俯身查看屏幕时,佛珠擦过沈昭的发梢,带起一缕檀香:\"需要多久能逆向推演出他们的攻击时间表?\"
\"四十八小时。\"沈昭敲击键盘,调出量子计算模块,\"前提是能拿到美联储的紧急贴现窗口数据。\"
裴砚之解开西装纽扣,内衬口袋里赫然是印着美联储徽章的文件袋:\"三小时前刚到的。\"
文件传递时,两人的指尖在键盘上方相触。沈昭感觉到他指腹的枪茧,裴砚之则注意到她虎口处的钢笔茧——那是常年操盘留下的印记,金融战士的勋章。
凌晨三点,城市沉入最深的黑暗。沈昭推开咖啡杯,将最终分析结果投影在整面玻璃幕墙上。无数红色箭头指向同一个时间节点:2007年9月15日。
\"秋分。\"裴砚之凝视着那个被标记的日期,\"归墟选在节气交汇时发动总攻。\"
沈昭走到窗前,与裴砚之并肩而立。东方已泛起蟹壳青,第一缕晨光穿过黄浦江上的薄雾,为金融森林的玻璃幕墙镀上金边。她忽然想起《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最后一句话——\"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来得及。\"她转身面对裴砚之,\"在秋分前建好防洪堤。\"
裴砚之的佛珠停在最后一颗,刻着\"止戈\"二字。他伸手拂去沈昭肩头并不存在的尘埃,动作轻得像在触碰一件易碎的北宋官窑。
\"端午家宴,\"他问,\"需要带什么特别的伴手礼吗?\"
沈昭望向窗外苏醒的城市,晨光在她睫毛上跳跃:\"带些艾草吧,叔叔喜欢熏香驱邪。\"
电梯门关闭前,裴砚之突然抵住门缝:\"翡翠扣子,别忘了。\"他将那枚平安扣放回她掌心,金属上还残留着体温。
沈昭摩挲着扣面上父母留下的刻痕——\"持心如恒\"。这四个字,此刻重若千钧。
## 粽香识局**
端午清晨,苏州河面浮着薄雾,沈家老宅的乌木大门上已悬起新鲜艾草。沈昭站在天井里,将浸泡好的粽叶一片片擦净。晨光透过老梨树的枝叶,在她月白色香云纱旗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昭昭,你那位裴上校到了。\"叔叔沈砚卿的声音从影壁后传来,手里捧着刚拆封的明前龙井。这位曾经的\"铁面侍郎\"如今一袭靛青夏布衫,唯有眼角笑纹泄露了长辈的慈爱。
沈昭擦净手上糯米,看见裴砚之立在石榴树下。他今天换了件立领亚麻衬衫,左腕佛珠在阳光下泛着暗紫光泽,手里提着两坛泥封黄酒。
\"战友家自酿的。\"他将酒坛递给迎上来的管家,\"用洞庭湖边的雄黄石熏过。\"
沈昭注意到他递酒时右臂微滞——昨晚在办公室还不明显的伤口,今早似乎恶化了。她正欲开口,却听叔叔笑道:\"正好配沈奶奶的灰汤粽。\"
书房里,裴砚之正凝视着墙上那幅《钱塘漕运图》。沈昭端着茶盘走近,发现他目光锁定的不是帆樯如林的码头,而是画角处几个打算盘的账房先生。
\"北宋熙宁年间的跨境结算体系。\"她递上青瓷茶盏,\"和现在的swift系统异曲同工。\"
裴砚之接过茶,腕间疤痕在袖口滑动时若隐若现:\"归墟正在开发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打算绕开美元清算。\"
沈砚卿突然轻叩门框:\"龙舟要开场了。\"
苏州河两岸早已人声鼎沸。沈家所在的石库门弄堂组了支老年龙舟队,领头的竟是六十五岁的沈砚卿。裴砚之被推举为鼓手,他脱下外套卷起袖子,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肌肉。
\"绷带渗血了。\"沈昭拦住欲登舟的裴砚之,从手袋取出医用敷料。
河风掠过,吹开他衬衫下摆。沈昭看见他腰侧包扎的纱布已被淡红浸透,消毒时指尖感受到肌肉的瞬间紧绷。
\"伦敦的'小意外'?\"她故意用他昨晚的说辞。
裴砚之低头让她换药,呼吸拂过她发丝:\"金丝雀码头d栋17楼,归墟的欧洲数据中心。\"声音压得极低,\"取情报时撞上他们的安保主管。\"
沈昭剪断胶带的手一颤。那栋玻璃大厦她再熟悉不过——去年重华资本收购lme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