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开场致辞。我方外交部张部长首先发言,阐述了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希望双方能以建设性的态度,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妥善解决存在的分歧,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门多萨随后致辞,言辞也颇为“客气”,表示奥利维亚政府同样致力于发展与我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边境问题。但他话锋一转,强调“奥利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并要求我方在某些“历史遗留问题”上表现出更大的诚意和灵活性。
开场白结束后,真正的较量开始了。
第一个议题是边境缓冲带的划定。我方代表根据历史勘界资料和国际法准则,提出了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方案,旨在保障双方边境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维护边境地区的战略平衡。
门多萨听完翻译,脸上立刻露出了不悦的神色。“张部长,贵方的方案,恕我直言,实在是太……‘理想化’了。”他拖长了语调,语气带着明显的嘲讽,“你们提出的缓冲带宽度,几乎覆盖了我们奥利维亚边境三个重要的城镇和经济开发区。这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发展权益!”
我方一位负责边境事务的官员立刻反驳:“门多萨部长,贵方的说法有失偏颇。我们提出的方案完全是基于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公约。所谓的‘覆盖城镇’,实际上大部分区域都是人迹罕至的荒漠和高山地带。贵方所指的‘经济开发区’,其规划本身就存在越界行为,这恰恰是需要我们通过谈判来纠正的。”
!双方立刻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各种数据、地图、历史文件被摆上桌面,你方唱罢我登场,气氛骤然升温。
陆翊凡一直沉默地坐在旁边,仔细观察着双方的交锋,倾听着每一个细节。他在等待时机。他知道,这种纯粹的官方博弈,往往陷入僵局。而他,需要找到那个破局点。
就在双方为一个山谷的归属权争得面红耳赤之时,门多萨突然话锋一转,将矛头指向了第二个议题——跨境水资源共享。
“各位,讨论缓冲带的问题,恐怕需要更充足的时间和更详实的数据支持。不如,我们先谈谈水资源共享协议?”门多萨微笑着提出建议,看似是为了推动谈判进程,实则包藏祸心。他很清楚,水电站项目是我们极为看重的一个利益点,他想以此为筹码,逼迫我们在缓冲带问题上让步。
我方代表团显然早有准备,并未上当。“门多萨部长,我们认为,边境问题的各个层面都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应该同步推进,寻求综合解决方案。水资源问题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边境安全的核心关切。”
门多萨的笑容僵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们会如此强硬。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介绍奥利维亚方面提出的水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我们大幅削减在水电站项目上的运营配额,并将相当一部分收益上缴给奥利维亚政府,美其名曰“用于边境地区共同发展”。
这个方案极其苛刻,几乎等同于剥夺了我们对该水电站的主要权益。我方代表立刻表示了强烈反对。
“门多萨部长,贵方的方案完全不可接受!”我方经济参赞语气激动地反驳,“该水电站项目是我方企业投资建设,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投入了巨额资金。贵方的方案不仅无视我方的合法权益,更是对我方企业投资积极性的严重打击!这不符合平等互利的原则!”
会议室里顿时充满了火药味。双方的专家开始引经据典,互相攻击对方方案的漏洞和不合理性。翻译的声音几乎被淹没在激烈的辩论声中。
陆翊凡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门多萨。他注意到,每当谈到具体的利益数字时,门多萨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手指却会无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这是一个细微的习惯性动作,可能代表着他在思考,也可能是在传递某种信号。陆翊凡不动声色地将这个细节记在心里。
僵持了将近一个小时,双方都疲惫不堪,但谁也不肯松口。张部长看向陆翊凡,眼神中带着询问。他知道,陆翊凡不仅是代表华盛集团,更有着独特的商业视角和谈判技巧。
陆翊凡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准备好了。他对张部长低声说:“张部长,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谈谈。”
在得到张部长的默许后,陆翊凡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露出了一个看似平和,实则带着强大自信的笑容。他没有直接去反驳对方的方案,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更为宏观的层面。
“门多萨部长,各位奥利维亚的朋友,”陆翊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