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没有半分偏离。
随着测试不断进行,贾法里在心里不断给畅行打分!
动力非常一般!
刹车制动普通!
车内功能齐全,座椅确实舒服,这个腰部支撑很适合长途驾驶!
作为一款小型轿车来说,动力并不是第一要求,外观、省油、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
畅行显然做的不错。
夕阳西沉时,两辆车一前一后驶离测试场。
贾法里降下车窗,让珠江的晚风吹拂面庞。
“张先生,你生产的车和你的人一样,经得起考验。等广交会开幕式后,我想参观一下你们的展台,到时候详细谈谈合作的细节。”
“欢迎!贾法里先生,我的朋友!”
尽管正在开车,但张舒的心里还是有些兴奋,他伸出手与贾法里握了握!
望着后视镜中逐渐远去的测试场,他嘴角微微上扬,最艰难的第一关己经过了。
两人心照不宣避开了价格上面的话题。
1990年的广交会,所有外贸交易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这是由华夏政府主办的正式贸易展会,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在展馆内完成,接受监管和统计。
虽然展会期间外商可以私下约见中国企业代表,甚至前往工厂实地考察,但最终签约必须通过组委会,并严格遵守外贸管理规定。
当时中国实行严格的外贸管制制度。
如果参展企业私自在外签约,就是在规避国家的外贸经营权管制,轻则被认定为"违规代理",重则构成"逃汇"罪名。
这样的规定不仅是为了管控外汇,更是为了保护外商利益,只有在展馆内完成的交易,才能确保展品与实际货物完全一致。
若在场外签约,那些未经备案的展品(特别是涉及商标、专利的商品)很可能被认定为"来源不明"甚至构成"知识产权侵权"。
更重要的是,未经鉴证或备案的私下合同一旦产生纠纷,很可能会被首接判定无效。
这正是当年广交会的核心矛盾所在,企业拓展业务的需求与计划经济管控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
场外签约当然更能在短期内促成交易,但只要脱离了"计划框架",就触碰了政策红线。
既然没办法签合同,过早透露价格反而不利于最终成交。
眼下最重要的是与贾法里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只要维系好这份交情,订单自然会水到渠成。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贾法里最终能下多大的订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