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啦!‘’李树文气喘吁吁的冲进院子,手里攥着的红绸带还往下掉金粉。李树发扯了扯领带,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屋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李树发的母亲刘桂兰带着褪色的蓝布围裙,正踮着脚往门框上贴‘’囍‘’字,浆糊顺着他布满老年斑的手往下淌。
八辆崭新的黑色的轿车,贴着囍字鱼贯而入。
车门缓缓打开,王娟身着香槟色拖尾婚纱,头纱上缀满的碎钻比天上的太阳还耀眼。搀扶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容光焕发的王娟母亲徐慧——老人穿着暗红织锦的旗袍,手腕上的翡翠镯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眼神清明的再也不见往日的恍惚。
迎亲队伍刚刚找到新楼台阶前,圆角突然响起欢快的唢呐声,村里的秧歌队扭着大秧歌冲出来,彩绸翻飞间,几个婶子举着红绸,裹着锄头,镰刀:‘’老规矩!新媳妇得接农具!‘’王娟笑着,接过绣了金边的锄头,人群里爆发出轰声
‘’等等!‘’王娟的母亲徐慧突然开口,他从随身的檀木匣子取出个金锁,‘’这是给我孙儿准备的。‘’说着便要往王娟怀里塞,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善意的调侃。李树发赶忙扶住老人,王娟的指尖轻轻蹭过金锁上的‘’长命百岁‘’,眼眶泛起温热,这分明是母亲病情最重时,总是念叨要留给‘’三儿孩子‘’的物件。紧接着,徐汇从丝绸手包里掏出个存折:‘’树发,这是娟娟的嫁妆,也是妈给你的谢礼。‘’李树发慌忙推辞,却被徐慧握住手:‘’当年要不是你,妈哪有今天?‘’
婚宴设在新楼的露台上,海参鲍鱼与农家炖菜摆满了二十桌,这时,老村长杨富整了整胸前鲜红的绸带,走到新楼前的大红拱门下。他清了清嗓子,声如洪钟:‘’父老乡亲们!今天咱旮旯村可太有面子了!咱们看着长大的树发,娶到了大连的好姑娘王娟!这事儿啊,比咱果园丰收还让人欢喜!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杨富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说道:‘’树发这孩子,老实巴交,心地善良。记得那次送苹果回来,他二话不说就替陌生老太太付了火腿肠钱,还把人家带回了家。谁能想到?这一善举,竟牵出一段天赐良缘!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
他转头看向王娟,眼神里满是赞许,‘’王娟这闺女,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来到咱们这个小村子,她不仅帮果园管理账目,还给李家盖了这么气派的小楼。这份情谊,重如泰山!更难得的是,她和树发相互扶持,照顾老人,这份真心,让咱们全村人都感动。
说到这儿,杨富的声音有些哽咽:‘’今天我站在这儿,不仅是主持婚礼,更是代表咱全村人,感谢王娟一家人对咱旮旯村的帮助!也希望树发和王娟,能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把这份善良和真情一直传递下去!‘’
他举起酒杯,高声喊道:‘’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这对新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干杯!‘’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的干杯声,回荡在旮旯村的上空。
闹洞房时,李阳带着几个兄弟起哄:‘’家人们谁懂啊?城里千金和农村小伙的世纪婚礼。王娟正在给李树发系围裙,按村里习俗,新郎要做三道拿手菜。李树发炒了鸡蛋,偷偷往王娟儿嘴里塞了块嫩黄的蛋糕,被眼尖的赵艳起哄,羞得王娟的耳尖都染上了霞色。
暮色渐浓,二层小楼的落地窗透着暖黄的光,徐慧坐在摇椅上,望着相拥的新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开幸福的笑。远处新修的路灯依次亮起,照亮了旮旯村通向外界的路,也照亮了这对有情人携手同行的未来。
本章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