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咚咚咚。”
“请进。”
何雨柱推门进去。
“李副厂长。”
李副厂长正低头看文件,抬头见是何雨柱,笑了笑。
“是柱子啊,有事?”
“李副厂长,有点事想跟您汇报一下,也是个难处。”
何雨柱开门见山。
“专家组这边任务重,要求也多,我这边有点忙不过来。”
“哦?具体说说。”
李副厂长放下笔,示意他说下去。
“主要是时间冲突。我妹妹雨水和师父家的小女儿三丫,放学后都在新华书店看书学习,以前都是我下班后顺路去接她们回家。”
“现在专家组这边,经常临时有要求,或者吃饭时间不固定,我怕不能准时去接她们,两个小姑娘在外面,我不放心。”
何雨柱语气诚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副厂长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安全第一,尤其还是两个女孩子。”
他沉吟片刻。
“这样,柱子,专家组这边的工作是政治任务,必须保证。你辛苦一点,先克服一下。”
“至于接孩子的事……”
李副厂长手指敲了敲桌面。
“你放心,这事我来安排人。我让厂办派个可靠的人,或者让保卫科的人,在那个时间点替你去接一下,把她们安全送回去。”
“你把具体时间地点告诉我。”
听到这话,何雨柱心里松了口气。
“谢谢李副厂长!那就麻烦您了。”
“嗨,跟我客气什么。”
李副厂长摆摆手。
“你现在可是咱们厂的重点保障对象,你的困难,厂里肯定要帮你解决。”
他又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安慰道。
“专家组也就待一个月,时间不算长。这段时间任务重,压力大,你就当是锻炼自己了。等这阵子过去,厂里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是,我明白,谢谢厂长关心。”
何雨柱应道。有领导这句话,他心里踏实多了。
走出李副厂长办公室,何雨柱感觉轻松了不少。虽然工作依旧繁忙,但至少后顾之忧解决了。
几天后。
新华书店里,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雨水和三丫各自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看得津津有味。雨水看的是一本最新的《少年文艺》,三丫则在啃一本数学习题集。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满足。
虽然接她们的人从哥哥换成了厂里安排的叔叔,但规律的学习时间并未被打断。
轧钢厂的后厨依旧忙碌,专家组的口味依旧挑剔,但何雨柱应对得更加从容。
下班后,他依然会挤出时间和陈雪茹见面,分享彼此的一天。
俩人的感情也越发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