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韩非沉思后回答。
“调查当地民众对此事的态度,特别是那日遇到的老伯?”
他点头同意。
当众审判该门派首领,并列举其多年来欺压百姓的罪证,百姓得知多年冤屈有望昭雪,对赢齐充满感激。
“老伯,多谢上次提醒,现小镇局面己变,您有何建议?”
韩非恭敬询问。
然而,那古怪老人却显得低调许多。
“先前不知诸位身份,是我失礼了。”
他连连谦逊。
回想起来,着实有些后怕,原以为只是几位过路贵族,不想竟是朝中要员。
庆幸当时未失言。
“并非如此,我们既己决定帮助整个小镇,便不会半途而废。
然而你也清楚,这里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甚至至今未有真正能担重任的人选。”
赢齐坦率地说道。
这位老者反复权衡后,确有一计可行。
“此前本镇曾设有私塾书院,但遭暴徒破坏后逐渐衰败。
不过其中几位才俊并未就此放弃。”
“你知道他们如今身在何处吗?”
“大人,我实不知。”
老者摇头叹息。
边远之地总需有人治理,他们却无法长久驻留。
必须找到兼顾之策。
“先张贴告示,凡有学识者均可入仕为官。”
赢齐语气平和。
如此一来,他们应无后顾之忧。
毕竟此行是以朝廷名义执行。
告示一出,果然吸引了不少文人关注。
确实挑选了几位才华横溢者。
但仅凭纸上谈兵尚不足取,还需经实践检验方能定夺。
“太子殿下,欧阳靖行事稳重;而李公子则更具新意,他提出让百姓自主选择职业,并推行新计划。”
总之,令人难以抉择。
韩非此言如醍醐灌顶。
何不让二者互补?
既然两方皆有可行之策,镇上何止需要一位镇长。
还可增设其他职位。
但关键岗位不可雷同。
若职责重复,势必引发争端。
进而形成对立阵营。
最终受害的仍是百姓。
即便知晓这些后果,他也必须及时化解潜在隐患。
“让他们分别担任镇长,不过身份和职责各有侧重,务必划分清晰。”赢齐特意嘱咐。
他们并未急于离开边陲小镇,打算先观察数月,以判断二人是否可靠。
“主子,久留此地,恐引他人不安。”韩非疑惑道。
朝中有人不支持太子,赢齐远赴此地,必有人借此生事,或许己将不利之言传至圣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