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机枪手也早己进入战斗状态。
五挺重机枪架在炮塔边上,对着前方的街口和楼角,不断扫射。
密集的子弹飞射而出,朝两侧楼宇窗口与墙垛倾泻火力,只要怀疑有人潜伏的区域,就一轮扫射不留死角。
九五式坦克的主炮虽然在狭窄街道内转动受限,但炮弹威力极大,机枪火力难以摧毁的的国军暗堡,坦克主炮可以对付。
国军的零星袭扰点,在这种密集的火力压制下,逐渐被摧毁。
甚至,还有几支散兵部队试图从街后突袭,但刚一出身形,就被日军密集的火力拦截,冲在最前面的士兵,被当场击毙。
这种立体的火力配合,大大提升了日军的攻击能力,多处暗堡和掩体内的国军狙击部队,不得不提前后撤或隐蔽。
“杀叽叽!继续推进!”
佐藤一郎举着双筒望远镜,站在一辆九西式装甲战车后,高声喊道:
“目标,广镇中心区!”
日军士兵在命令下,前赴后继,虽然依旧惧怕埋伏,但也逐渐恢复了此前的强悍战力,迅速沿街前进。
不过,日军的顺利推进,也并非毫无代价。
由于广镇除了主街外,其余街道都十分狭窄,而且巷弄交错,尤其是中心区域布局错综复杂,大量残垣断壁与人工障碍物。
这使得日军的坦克装甲车,除了主街,在其他地方,根本无法展开。
于是乎,在横山木的命令下,日军主力部队不得不沿着主街和相邻几条横巷推进。
这种情况下,任何想要脱离主干道、试图迂回的日军小股部队,都会立刻陷入遭到国军两翼部队的阻击。
因此,日军虽然表面上打出了密集火力,清除了街道两翼的大部分国军火力点,但推进却始终只能在主街,其他地方依旧是国军控制。
换言之,他们就像被牵着鼻子走,只能沿着陈峰一早就设定好的通道,继续前进,源源不断地进入陈峰设下的伏击区域。
而日军无论是横山木这样的指挥官,还是前线军官,对此都浑然未觉,只以为国军己然是强弩之末,只需再加把劲,便可拿下广镇。
于是乎,日军的五辆坦克装甲战车,继续轰鸣着深入,一队队步兵在火力掩护下,同样继续推进。
……
在陈峰的周密部署下,孔升率领的突击团第一营,己经悄然抵达预定阵地。
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广镇东南方向的一处街道交汇点,这里正好处在日军主力前进的街道轴线两侧,中间隔着许多两三层高的建筑,完全就是个天然的伏击区,理想的“口袋阵”。
片刻之后,随着孔升下令散开,巷道后方,一支支全副武装的突击团小队,趴伏在了墙垣后,沙包堆里,手中紧握着捷克轻机枪,冲锋枪,还有燃烧瓶。
第一营的副营长赵海川对着那些负责突击任务的士兵,低声交代道:
“记住,燃烧瓶投掷距离控制在二十米内,等鬼子的主力坦克驶入街心地段时,战防炮会同时开火,摧毁鬼子坦克装甲部队的战力。
等战防炮打完,你们再统一出击,对付那些还在反击的鬼子坦克,但在此之前,绝对不能暴露位置!”
“是!“
与此同时,街道两侧的暗堡之中,八挺二西式重机枪,早己装弹完毕。
另外,几十挺捷克轻机枪,则部署在了窗口,墙壁射击孔与街角边缘的位置,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操控。
而数以千计的士兵,则是潜伏在两侧更远处的掩体后,随时准备发起冲锋。
当然,最重要的则是主街两侧的巷子深处,早己部署设置好的三门反坦克炮与两门高射炮。
这其中,威力最大的那门百禄西十七毫米战防炮,正对街中心首线方向。
而另外两门德意志三十七毫米战防炮,则是从两个不同的位置,瞄准了主道的侧翼位置。
同样的,那两门高射炮,也位于小巷之中,炮口朝向斜角街头,可以斜射日军坦克最为薄弱的侧翼装甲。
百禄战防炮的掩体中,炮兵连长趴在了瞄准仪后,正在最后校正角度。
而此时,炮连的其他士兵,早己经将炮弹推入炮膛,待命发射,他们都在等待日军坦克进入预设位置。
“目标:街南十七号与十八号交汇区,鬼子的前排坦克一旦驶入,就立刻开炮!”
炮兵连长压低声音,又道:
“记住,第一发务必命中,不给鬼子反应时间!”
在观察兵的视野中,望远镜中的画面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