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打量后。
张援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个炉子上。
炉身规整。
厚重但不失灵巧精致。
肉眼可见的,能看出这炉子的不简单。
“老板,这是多少钱?”
“古董,两百块钱不讲价。”
老板头也不抬的说出了东西的价格。
听到这个价格,张援朝脑子里猛的出现了一条信息。
前世。
他的某个爱好古董的老友曾告诉过他,本市有个清仿的宣德炉拍出了三百多万的价格,而那个炉子是拍卖者早年间从地摊上买来的,当时就是花了两百块钱。
难不成就是这个?
抬起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摊主以及这炉子的样貌与情况,几乎与自己那老友描述的大差不差啊!
张援朝并非是古董爱好者。
也并不相信捡漏发家致富的事情。
但重活一世的他深知,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怎么看重古董。
大家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都是拖家带口的。
每天一睁眼就是几张嘴等着要饭吃,谁会去在乎古董不古董的,填饱肚子才是真正应该去做的。
当时上海的某旧货商店,一张虎皮也就是一百块钱。
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别说花两百块钱买个破炉子,就算是一块钱人家也嫌贵,毕竟这东西买回去又不能当饭吃,甚至是不如个洗脸盆来的实在。
所以。
这个古董要么被那些真正的研究爱好者收走。
但这种人很少。
要么就是被外国人买走,用外汇来购买,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古董流失海外,直到九几年经济好了之后人们才开始对古董感兴趣。
而看着张援朝对眼前这个炉子陷入了沉思。
张学文很是不解。
“爹,你不会要买吧?”
张援朝则是白了他一眼。
“我的钱,我愿意买啥就买啥。”
说罢。
从兜里拿出二百块钱就递给了摊主。
“东西我要了,包起来。”
摊主倒也痛快。
赶忙拿过一旁的报纸,利落的将炉子包起来递给了张援朝生怕他反悔。
因为正如先前所说。
家里这么多张嘴,饭都快吃不起了,有人愿意掏钱买这玩意自然是高兴。
而且很显然。
他并不知道这东西的真正价值,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
只知道是古董。
能卖点钱。
然而。
这一幕可是看傻了张学文。
他不明白,爹买这玩意干啥?
古董?
谁知道是真的假的啊!
更何况,有钱都不先紧着他这边,而是去买个炉子?
而且那钱说是刘兴旺给的,但本质上还是他的啊!
一时间。
心疼不已。
同时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
爹,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