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得仿佛能感受到天道雪花飘落的声音。
这天道飘雪,压到诸位佛祖身上,几乎每一片都是千钧重。
虽然西游是天道大势,但是天道也不能因为此事而做伪证。
观音菩萨心中一动,问道:“佛祖,这车迟国之事皆是那子煜所为?可这车迟国之事,无论是子煜还是截教,皆未曾见其直接参与。”
如来佛祖微微点头说道:“乌鸡国与车迟国之事,本身便存在因果关联,有人不过顺势而为罢了。那三妖只需稍加引导,传授些许做法,便可达成这般局面,以逸待劳,坐收渔利。”
观音菩萨听后颔首说道:“这三妖灭佛乃是自主行为,而以死起誓,并且求太上为其洗冤,显然是有人推波助澜,如今天道已然降下大雪为三妖证冤,绝不可再做伪证,否则后患无穷,好在这三妖身死只不过是反驳悟空,然而这国王的话却让悟空动摇。”
一时间,灵山所有人全都为这件事苦恼了。
如今所有的问题,全都出在孙悟空的身上,如今当真是自酿苦果,方才知晓当初的抉择是多么的蠢。
然而,当初不如此抉择,又岂能让出大利益?
不管如何,两个选择各有各自的好处跟坏处,让其愚蠢则不停的为其擦屁股,让其顺利成长,则必然想着上进跟权衡,还会拿走更大的利益。
当然也不能因为此事吃了悟空愚蠢的苦头,而认为让悟空正常成长会有多好。
毕竟一个出世即大罗的先天神魔,底蕴太强,佛门也无法让其为自己服务,这是事实存在的。
普贤菩萨则说道:“为今之计,若是悟空能够让车迟国王给盖了通关文牒,不再追究此事,倒也无妨,唯恐悟空深究其因,从而引起我佛门气运不稳。”
观音叹息一声:“更甚者,此事则会引起三界各方对未来信仰之道的否定,三个小妖竟然让太上老君遭受无妄之灾,车迟国灭佛,若是以如此结局,也有损我佛门威严。”
如今的困局,三界仙神知晓真相却也不会乱说,纵然是殷子煜一方也不会追究此事,而孙悟空追究真相的过程引动三界更大的动荡,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文殊立刻凝重说道:“不管如何,车迟国之事引动天道,务必要大事化小,如同乌鸡国一般,小损威严,却不宜大张旗鼓处置,天庭的监察处也需要处置一番。莫要让其引到李靖这里。”
燃灯古佛目光一闪,缓缓说道:“佛祖,悟空不可再留了。如今悟空所引发的事端,已然让灵山承受了巨大负担。长此以往,恐将重蹈封神时期阐教的覆辙,今日为掩盖一事费尽心思,明日又为掩盖另一事焦头烂额,虽得一时之安,然而转眼悟空所带来的忧患又至。如今必须早做打算,斩断此因果。”
燃灯不愧是灵山智者,也不愧是跟殷子煜较量数次的人。
这种越来越大的负担,唯有立刻斩断,不可再有沉没成本,不然必然让佛门因此而背负巨大的因果而步履艰难,未来还说不定有更大的因果被孙悟空引爆。
现在单纯这车迟国的事,就已经让佛门面临气运崩溃的风险,已经到了关乎佛门生死存亡的地步。
谁也没想到,这三妖竟然把佛门逼迫到了这个地步,似乎是巧合,又似乎是有人推波助澜,但是不管如何,现在感慨渡过此劫才行。
这一难,简直是比乌鸡国不知道难了多少倍。
到了这个时候,为了西游大计,为了整个集团的前途,务必要做出抉择。
如来佛祖目光如炬,看向燃灯古佛,问道:“古佛可有妙计?”
燃灯古佛神色凝重说道:“贫僧前番寻到六耳猕猴,此乃是解决此事的契机!”
如来听后顿时一愣:“六耳猕猴?同为混世四猴,曾被道祖言,法不传六耳的六耳猕猴?未曾想竟然被古佛寻到了。”
燃灯听后点点头:“佛祖,这六耳猕猴与灵明石猴同属混世四猴,他人不可杀悟空,然六耳猕猴却可。混世四猴乃是同一本源,四大灵猴之间有大因果,见面必然你死我活!”
如来自然明白燃灯古佛之意:“古佛之意,让六耳猕猴杀了悟空,吞噬其本源,如此一来,六耳便是悟空!”
燃灯古佛颔首说道:“阿弥陀佛,正是如此,曾经道祖言法不传六耳,六耳因此蹉跎至今,修为尚且不及悟空,然其心性历经坎坷却已圆满,助其成就大罗,许其换身份,则六耳必然珍此重生机缘,又能为佛门除去此忧。这六耳猕猴,于三界之中历经无数元会的蹉跎,聆听世间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