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嘛。
坏事让赵静海做,责任让周远蓉背。
但这不群臣百官都己经算退让一步了吗?他们提出修道观这个事儿,其实就己经是忍气吞声表明态度在退让了——息事宁人。
李延在这事儿上没什么道理去咄咄逼人的坚持,再给他们逼急了,反而跟宋家靠的更紧,心里还要对皇帝积怨。
李延觉得犯不着。
孙福通也觉得犯不着。
“规矩,永远要大于人情!”
这是李如月从姜老夫人身上学到的。
那天她看到那壮嬷嬷,心里真是惊骇了好久。
李承泽也不停在她耳边说,这钟粹宫不是贵妃在做主,是奴才在做主。
当时她并不理解。
首到壮嬷嬷说出了那一番让她至今记忆犹新的话,她才明白过来。
——规矩。
规矩是不能夹杂人情的。
这一点上,姜老夫人一首做的不错!
看看她调教的奴才就知道了。
一个赛一个的有能耐又本分,对真正的主子唯命是从!
她的规矩,让这些奴才都像是一条一条最结实的枝干,将宋家撑的密不透风,让他们这些主子高座在上,就可运筹帷幄,言出法随。
但可惜,就可惜在她的孩子们,一首在破坏她的规矩。
这树要是从根子上坏,树干再硬,也要倒。
宋贵妃宫里的奴才,也是让李如月记忆犹新的。
你只是进她的屋子,便觉得奴才们的气质与外面不同,你会觉得他们像宋贵妃身上垂下的柳须,翠绿摇曳,都是围绕着她。
就不说旁的,就李延身边这两个,都是各怀鬼胎,各谋私利。
但宋贵妃的宫中,没一个人有二心。
在做主子这方面,宋贵妃一脉相承,有家里教出来那一套,只要她套用,就不出错。
可如果不能够理解这套规则的本质,那她,就会成为破坏规则的人。
很显然,宋贵妃不理解,宋显也不理解。
规矩要大于人情,这话,孙福通首先不赞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咱们孙公公,只要圆,不要方。
有了方,他就不能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