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出名的党人分别是颍川陈家的陈氏三君,以及同样来自颍川的荀家荀氏八龙。?h′u?l,i*a?n¢w^x,.\c?o_m+只可惜这十一个人全是名声大于实际能力的人,像是明朝后期的东林党人,而不像昔日的四君之首陈蕃那样,在中央与地方有丰富的行政经验,梦得可不放心将自己老爹的安危放在这些人手里。
说实话,如今党人居然发展到要靠曹嵩这样的宦官之后挑大梁,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真是可悲。
人才凋零啊……东汉王朝也确实要走到头了。
朝堂上不是宦官就是外戚,靠这些虫豸,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梦得小姐心中叹息一声。
刘备这时候又道:“话说小姐,你此番为什么突然要离开雒阳呢?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听到声音,梦得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回答刘备道:“我方才收到了曹氏商会的一封信,北方的匈奴和鲜卑那边去年冬季发生了白灾,大批的牲畜被冻死,本来曹氏商会今年预计从北方订购五万匹马,现在看来是买不成了……”
白灾是草原民族对雪灾的一种称呼。?比¢奇`中\文.网_ !更/新-最_快~因为草原冬天一旦下雪便四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所以他们才会将这种灾难称为白灾。白灾对于游牧民来说是一种致命的威胁,因为这会冻死大批过冬的牲畜,同时第二年开春时牧草也长得比较晚,从而让游牧民损失惨重。
东汉末年的这段时间,全世界的气温都在下降。罗马与汉朝在这种环境下内部都陷入一片混乱,而北方的游牧民们则更惨,每天都要因为牲畜被冻死忍饥挨饿。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东汉末年这段时间,罗马与汉朝北方的游牧民族才会疯狂南下,进而最终导致西罗马以及西晋的覆灭。
刘备疑惑地问道:“所以马匹无法订购就别订购不就行了吗?损失的这些钱对小姐您来说不算什么吧,您为什么还要特地往北方跑一趟呢?”
“因为我想要去救灾。/优?品′小¢说.网_ \更?新?最*全·”
梦得回答说。
刘备疑惑的目光变得更疑惑了,他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对梦得反问:“救灾?为什么要救灾?蛮夷死就死了,为什么要救他们?”
在此时的大汉人眼中,夷狄与他们从来不是平等的存在。
这些北方夷狄死了就死了,反正他们死完一批后第二年还会再刷新出一批骚扰边郡,烦人无比。
而在刘备这种出身涿郡的边地人眼中,这些游牧民的该死程度甚至还要再上升几个台阶,他们恨不得这些北方的夷狄统统死光。毕竟边郡的百姓中,又有哪家没因为游牧入侵而受到过损失?
然而梦得小姐却不赞同刘备的这种观点。
假如游牧民能杀完也就算了,可问题不是杀不完吗?北方边境问题从秦朝到清朝持续了多少年?靠一味屠杀能解决吗?说难听点,这些游牧民和中原人从血缘上来说其实是一家人,因为游牧民的一大来源,便是在中原活不下去的平民逃难过去的。
就算现在全都杀完,等几十年过去,大批的中原百姓逃入草原,一个新的草原帝国仍然会生龙活虎的崛起。
梦得毫不客气地反驳刘备道。
“我不喜欢你这样的态度。匈奴人和鲜卑人也是人,和我们中原人其实没什么不同,《史记》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匈奴是夏人的后代,他们过去也是诸夏之一,他们现在的残暴只是所处环境导致的。草原的环境就要求了草原之民必须足够残忍才能活下去,人的很多习惯都是环境塑造出来的,假如你和我出生在草原上,我相信我们和他们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第三十一章:玄德,你也不希望……
人的境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关系的,这句话在梦得穿越前的后世有一个精妙的概括,即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就像梦得眼前的刘备,许多人都说刘备的出身是一介平民,但很显然,如果刘备的出身真是一介平民的话,那么他在十年后的黄巾起义爆发时,显然只能在军队里当一个大头兵,而不是拉出一支军队跟着汉室军队一起干。
哪个平民能随便拉起几百人的创业队伍?
刘备的身份准确来说应该是落魄贵族,而不是单纯的平民。这个概念很简单,后世的两马发家前是平民,农村里的一个辍学青年也是平民,难道这两类平民发财都能属于逆袭吗?
刘备的父亲爷爷都是官员,刘备的母亲是豪族小姐,刘备的同宗长辈给他的资助能让他在雒阳与一群权贵子弟厮混,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超过了九成九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