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中心的会议室里,气氛异常凝重。,墈^书^君~ +毋.错?内?容/
秦明远面前摆着一摞报纸,每一份都在头版报道着相关新闻。与以往不同,这次媒体的矛头首指他本人。
"神秘调查员的真面目:特殊能力还是江湖骗术?"
"警方特别调查组效率堪忧,是否存在渎职行为?"
"市民质疑:我们的安全究竟由谁来守护?"
"他们开始针对你了。"林教授说。
确实如此。自从新闻发布会后,媒体的报道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是单纯报道案件,而是开始质疑调查人员的能力,特别是秦明远的特殊能力。
"看这个。"苏晓薇指着一篇评论文章。
文章详细分析了秦明远过去参与的几个案件,质疑他的能力来源,暗示这可能与某些邪恶势力有关。特别提到了他在南极基地的经历,将其描述为"不明力量的侵蚀"。
"他们掌握了内部资料。"陈勇说。
这才是最令人不安的地方。这些报道中出现的细节,有些甚至是绝密信息。?精-武+晓*说¨网\ ·追!嶵′欣_章*劫,显然,有人在向媒体泄露信息,而且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信息。
"调查信息来源。"秦明远说。
但这并不容易。随着舆论压力增大,连警队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开始质疑特别调查组的存在必要性,甚至建议将其解散。
"他们在孤立我们。"林教授说。
就在这时,一个突发新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位自称是秦明远前同事的人接受了媒体采访,声称亲眼目睹过他使用"邪恶的力量"。
"这是栽赃。"陈勇愤怒地说,"我认识那个人,他根本没和你共事过。"
但事实并不重要。这个"证人"的出现,给了媒体更多攻击的弹药。各种质疑和猜测开始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我们需要回应。"苏晓薇说。
"不。"秦明远摇头,"这正是他们想要的。任何回应都会被曲解,变成新的攻击点。"
他开始仔细分析这些报道背后的规律。,j+c\h.h-h′h?..c¨o,m*渐渐地,一个精心设计的舆论战略显现出来。这些看似零散的质疑,实际上都在服务于一个目的:摧毁公众对现有体制的信任。
"郑建国的新闻发布会定在明天。"林教授说。
这不是巧合。当公众对警方和特别调查组失去信任后,他们的"智慧城市安全系统"就会显得格外诱人。
"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陈勇说,"舆论己经开始影响调查工作了。"
确实如此。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大,一些原本愿意配合调查的证人开始退缩。甚至有人报警时,都特别要求不要让特别调查组参与。
"他们在切断我们的信息来源。"秦明远说。
就在这时,一个更糟糕的消息传来。市政府决定召开听证会,讨论特别调查组的存续问题。而听证会的主持人,正是与郑建国关系密切的一位官员。
"这是个陷阱。"林教授说。
"我知道。"秦明远说,"但我们必须参加。因为这可能是揭露真相的机会。"
他开始准备听证会需要的材料。但在整理过去的案件记录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质疑他能力的报道,都刻意回避了一个事实 - 他的能力是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
"这就是突破口。"他说。
但要利用这个突破口并不容易。因为媒体己经建立起了一个固定的叙事框架:任何科学解释都被描述为"官方掩饰",任何证据都被质疑是"伪造的"。
"我们需要改变策略。"苏晓薇说。
"是的。"秦明远说,"与其试图证明我的能力是真实的,不如让公众看到这些质疑背后的真相。"
他开始追查那些报道的资金来源。通过复杂的财务分析,他们发现这些看似独立的媒体报道,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资金源头。
"有意思。"林教授说,"这些钱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离岸公司。"
"而这个公司..."陈勇接上话,"是郑建国集团的子公司。"
就在这时,一个匿名信息传来。是一位媒体内部人士发来的:
"小心,这只是开始。他们准备在听证会上公布一些'证据',证明你的能力来源于某个邪教组织。"
"让他们来吧。"秦明远说。
因为他终于明白了对方的策略:他们不是要证明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