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宣看着光秃秃的柳树,只觉鼻子有些痒。也不知道那些所谓文人墨客,真就没有鼻炎吗?
“道长,那疯婆娘真的在这里吗?为何我手中的玉蝶没有丝毫反应。”
徐周民自从进城后就一首握着玉蝶,这是很多大门派都必备的物品。
玉蝶内有门派之人留下的一缕真气,只要周边有同门运转真气,玉蝶就会感应到。
“嗯,她就在附近,一会就能看到了。”
李宣早己将夏萍萍的气息锁定,不说追到天涯海角,千里之内对方都无处遁形。
街道上人流涌动,李宣慢慢走着,看着叫卖的商贩,来往的行人,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
“如果这天下都是如此,就算盛世了吧?”
李宣正想着,发现一队官兵羁押着五六位衣衫褴褛,形同乞丐的人缓缓远去。
“道长是不是觉得临城繁华无比,百姓安居乐业是一处福地?”徐周民轻佻的声音传来。
李宣点头,“难不成其中还有隐秘?”
徐周民轻笑一声,“因为临城没有贫民。”
“什么意思?”
“临城城主在任十余年,在燕国十六座主城中经济民生最高,甚至比得过都城。”
“原因在于,贫民被他驱逐了。能够留在城中的,每年还要缴重税,生意所得城主还占去三成。长此以往下,能够留下来的人,都是家境殷实。”
李宣愕然,没想到自己看到的繁华只是表象。
“城主为什么这样做?驱逐贫民对他有什么好处。”
“政绩。”
李宣瞬间明了,这么说来临城城主给朝廷看到的,的确是不得了的政绩。
“那驱逐出去的贫民呢?”
徐周民摇了摇头,很是随意。“谁在乎呢,卖身为奴或者抓去徭役。之前与道长讲过,贫民不是人,只是工具而己。”
李宣沉默了,这世界病了,无药可救。
孙家宅邸,临城三大世家之一。区别于王家经商,傅家习武,孙家靠的是女人。
如今的临城城主三房小妾都是孙家的人,据说靖江上的花船有两艘是他们的产业。
一处店铺前,徐周民不可置信的看着头顶牌匾。
“孙记奴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