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张进入正文内容。
虽说考试完第二天开始,各科老师己紧锣密鼓地把卷子上题目全部过了一遍。但毕竟去年的理科状元亲自下场,余芽难免看得认真。
只是刚看完第一道,她的步子却不自觉慢了下来,眉头拧起。
看完第二道,她的步子完全停下,眉头拧得像两股麻绳。
每道题目先是做了一遍正确解法,紧接着梳理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然后分析她做错的原因,列举了几个可能性,最后延申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概念。
道道讲解得详细,分析得透彻。
余芽却为之大震。
三年前,余芽推人事件发生的第三天。
学校贴吧论坛上,曾有人匿名发布了一篇文章。
关于内容,余芽至今记忆犹新。
文章里,详细列举了六条余芽没有推人的理由。
第一条,余芽不是笨蛋。
这话听起来像是骂人,内容却逻辑严谨,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简而言之,从楼梯上把人推下去,必定会面临三方责难。
一是学校,二是双方家长,三是同学。
她除非是不想在学校待下去,才会这样做。
第二条,她推人后,根本没办法全身而退。
当时只有她和许雯锦在场,只要许雯锦这个“受害者”指证。
她即便再否认,也会被世俗定罪。
一如现在,她没有推人。“受害者”一句话,依然被众口铄金。
第三条,气急推人,与物理学原理不符。
人在气急状态下推人,通常会比情绪平稳时,所用的力大。
而余芽从小练拳,运动会时曾拿过女子铅球比赛第一。赛后与两名男同学掰手腕,轻松获胜。
可见她力气之大。
然后便是一大段从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距离的计算公式等方面的解析,说明许雯锦滚下楼梯的距离,与余芽气急用力之间的矛盾。
其中罗列的数据,纷纷标注了文献出处。
余芽没怎么看懂,但整体下来,看着极具权威性,十分唬人。
第西条,她为什么会滚下去。
一个推人的人,跟着滚下楼梯,存在可能性。
比如没站稳、被拉下去。
可余芽并不是普通人,她会身手,反应定然比普通人快。
所以,这个可能性接近于零。
第五条,推人后的反应不对。
根据目睹者的反映,两人滚下楼梯后,余芽的反应有紧张、有关心。
唯独没有气急推人后的害怕、愧疚,以及故意推人的推脱逃避。
第六条,与以往行为相悖。
这条罗列了余芽分别在秋季运动会和植树节救人的例子。
一个将救人印在骨子里的人,怎么能故意出手伤人?
这篇文章发布后,一度引发热议。但收效甚微,相信余芽的人依旧寥寥无几。
毕竟指控余芽的终究不是别人,而是许雯锦。
一个老师同学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余芽对结果倒没那么在意,不过她能有人为她。或许是为了事实,特意写这篇文章,她还挺开心的。
安桉、临夏当时看了后,曾一度怀疑过。
写这篇文章的人肯定是偷偷暗恋余芽的一个男生,或者是默默关注崇拜余芽的小迷妹。
如若不然,怎么会对余芽这么了解。
如今看到这份“研究报告”,不论是口吻还是行文逻辑,余芽总有种扑面而来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