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深秋的夜晚,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灯光在十点半准时熄灭。¨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建筑系学生陈家明揉了揉酸痛的脖颈,将最后一张图纸塞进帆布包。山间湿冷的雾气顺着未关严的窗缝渗进来,他打了个寒颤,忽然想起舍监反复叮嘱的宵禁时间——那条蜿蜒在相思树间的山道,过了十一点就再无人迹。
石阶上的青苔泛着幽幽水光,家明摸出随身电筒,光圈扫过路旁参差的树影时,他隐约听见布料摩擦的窸窣声。二十步外的转弯处立着个穿月白斜襟衫的姑娘,乌油油的长辫垂至腰际,正背对着他低头摆弄着什么。
"同学需要帮忙吗?"家明提高声音,脚步却不受控地放缓。这身装束实在古怪,倒像是老电影里的民国学生打扮。对方纹丝不动,发梢却随着山风轻轻扬起,露出半截青白的手腕。
当距离缩短到三步之遥时,那姑娘忽然转过身子。电筒光柱正照在她脸上,家明的喉咙里迸出半声破碎的惊叫——本该是五官的位置空空如也,后脑那条油亮的辫子竟从颈后绕到前面,如同巨蟒般垂在胸前蠕动!
次日清晨,巡山的校工在情人路尽头的相思树下发现了昏迷的家明。′山.叶?屋? *首·发,校医记录显示他体温低至34度,十指深深抠进掌心血肉模糊。苏醒后的男生只会不断重复"辫子在动",最终被家人接回新界老家静养。关于这场意外的流言,随着山间的晨雾在校园每个角落弥散开来。
"听说他在图书馆查的都是旧报纸。"历史系助教林文娟夹着教案走过饭堂,压低声音对同事说:"1956年广九直通车撞死过偷渡客的记录。"她的目光扫过窗外那条被称作"鬼径"的山路,新栽的杜鹃花在风中簌簌发抖。
1987年盂兰节前夕,生物系三个男生在实验楼通宵赶制标本。凌晨两点,靠窗的周振邦突然指着楼下的林荫道低呼:"你们看!"月光将婆娑树影投在石板路上,一道细长的黑影正沿着墙根游走。当黑影行至路灯下时,他们清楚看见那根本不是人影——而是条悬在半空的麻花辫,辫梢还沾着暗红污渍。
尖叫声惊动了保安,但当众人赶到现场,只在水泥地上发现几片枯黄的相思树叶。此事在当年《星岛日报》社会版占据豆腐块大小的版面,标题是《中大再现灵异事件,学生集体幻觉?》
真正让"辫子姑娘"成为都市传说的,是1992年情人路改造工程。?鸿?特′小/说-王¢ +追/罪+辛¨章?节_工人在挖掘排水沟时,从三米深的红土层里掘出半截生锈的铜发簪,缠绕其上的发丝竟还保持着乌黑光泽。施工队长老李头信誓旦旦地说,那天正午艳阳高照,发簪出土时却突然漫起大雾,隐约听见女人啜泣声在雾中飘荡。
2008年深水埗旧楼拆迁,有人在瓦砾堆里翻出泛黄的日记本。其中一页用稚嫩笔迹写道:"阿姐说到了香港就给我买花布衫,火车钻进山洞时她突然把我推进货厢夹层。车顶传来惨叫,有温热的液体滴在我脸上..."日记主人署名"阿香,1967年冬",此后页数全被撕去。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2010年盂兰节当晚的灵异照片在论坛掀起轩然大波。照片摄于旺角西洋菜街,霓虹灯牌"周大福金行"的玻璃橱窗倒影中,分明有个梳长辫的女子背影。诡异的是,所有目击者坚称当时街上根本没有这样装束的人,更离奇的是经过数码修复,倒影里的女子转身瞬间,面部竟是一片空白。
"这不是普通的灵体。"堪舆师郑九公在电台节目里分析:"你们看照片里的辫子走向,分明是受巨大外力拉扯形成的弧度。阴气聚而不散,怕是..."话未说完直播信号突然中断,导播间监控显示当时所有设备同时蓝屏。
2012年万圣节,五名港大学生在元朗荒废的广九铁路旧轨道组织试胆大会。凌晨时分,手持摄像机的阿ken突然指着铁轨尽头大叫:"那边!"镜头里,月光如银纱铺在生锈的铁轨上,有道白色身影正背对他们缓缓前行。当女生小琳打开手机电筒照过去时,所有人都听见布料撕裂的脆响——那身影的后脑勺突然180度扭转,本该是正面的位置赫然垂着条沾满暗褐色污迹的长辫!
救护车赶到时,小琳因过度换气引发碱中毒,其余四人不同程度出现暂时性失明。这段37秒的视频在youtube获得百万点击,直到被平台以"违反社区准则"为由删除。有眼尖网友截图分析,视频第24秒铁轨反光处隐约可见"kcr1956"的钢印编号。
2014年中大校友会上,退休的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