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限田令
新的飞车方案敲定后,王徵也同皇帝辞行,带着黄宗羲以及大明专业学院中选出的两三个资质不错的匠人回了清江船厂。_h*o?n`g\t\e·x?s~..c~o~m/
王宣想着要多留一段日子,好看看这飞车最终成型是何模样,况且方以智也极力劝他多在京师住些日子,他为三大殿设计的避雷网也快完工,有些地方还需王宣再给指点一下。
朱由检听闻后,直接赐了一块入宫令牌给王宣,好让他随时能去三大殿查看进度。
南直隶,侯玄汸去了南京国子监任职,伯父侯峒曾在南京吏部任文选司主事,他便先去见了侯峒曾,同他细细说了朝廷限田令,在南京的族人便要交给侯峒曾去劝说。趁着休沐,侯玄汸又回了一趟苏州嘉定家中,同自己父亲侯岐曾详细说了此事。
“这事我听说了,”侯岐曾点头,“眼下政令都发了下来,南京先行执行,周围这些州城都看着呢,听说已经出了不少事了。”
侯玄汸没听侯峒曾说起,此刻不免疑惑,“发生了什么事?陛下可是安排了锦衣卫随行的,他们不怕掉脑袋?”
“掉脑袋?哼…”侯岐曾笑容中带着嘲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干系到钱财一事,多的是人铤而走险,再说了,此次主办的是叫陈邦彦的,此人名不见经传,谁知道是个什么样儿的?他们都想着先试探试探!”
“竟是如此,”侯玄汸看向侯岐曾,“这个陈邦彦,可是免了科举,陛下亲自制定的人选,这限田令,也是他的主张,陛下很是满意,还赐了尚方宝剑,儿子看此人是个心性坚定的,陛下也是决意推行,那些观望犹豫的人,怕是都要被锦衣卫记在小本子上!”
“为父知道,”侯岐曾点头,“为父虽不曾做过官,可我们侯氏好歹也算名门,曾祖曾是监察御史,你祖父也是吏科给事中,陛下更是追封为太常寺少卿…”
当年因为忤逆魏忠贤,被谪削品级,回归家乡,直到当今陛下即位,才被追封太常寺少卿。¨5-s-c!w¢.¢c\o~m/
“你伯父也在南京吏部,为父还能不明白吗?放心,政令下来时,为父已是吩咐下去,族人除了该有的田亩外,其余一概退回不再挂靠,该交的税交足了,咱也不贪这点!”
“还是父亲明理,如此,儿子在南京也放心了!”侯玄汸笑着道。
“还有一事,我们也想同你商量…”侯岐曾说着朝外头吩咐一声,很快,侯岐曾的妻子、侯玄汸的母亲李氏和自己妻子方氏走了进来。¢e~8¢z`w?.¢n.e~t^
“你们大事说完了?”李氏笑着坐在侯岐曾身边,还没坐下,手掌已经被父亲握住,这番情景看在侯玄汸眼中,不免令人羡慕,看着坐在身边不声不响的方氏,也伸手握了握她的手掌,换来一个羞涩的笑容。
“爹娘都在!”方氏抽过了手,红着脸朝侯玄汸摇了摇头。
“你妹妹年纪也差不多了,我们想着也该给她说门亲事,听闻这次钱熙也考中进士,咱们两家也算知根知底…”李氏看向侯玄汸,“你觉得如何?”
“原来是为这事…”
小妹侯蓁宜文静贤淑,自小喜欢读书,也得一手好文章,诗词更是擅长,连自己也自愧不如,若有女子科举,说不定还能考个一甲。
配钱熙倒也合适,侯玄汸想起钱熙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忍不住点头,“我觉得可以,不过也要问问小妹的主意,若他不愿意,钱熙再是好也是没用。”“这是自然!”
事情暂且定下,侯玄汸也回了南京,侯岐曾夫妻便开始张罗自家女儿的亲事。
南京,陈邦彦正在府衙中同张国维议事,限田令同户部相关,他几乎日日要来府衙。
“昨日又有多少人送钱去?”张国维笑着问道。
陈邦彦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来,翻了几页后递过去,“都记在上头了,送钱的也有,送东西的也有,都想让下官收了钱好不丈量他们田地呢!痴人说梦,当下官是什么人?”
张国维摇了摇头,“你还未来时,城中便已经有了谣言,说清田官要夺民田充公,男女皆罚为奴,闹得人心惶惶,我这衙门三天两头有人来哭,说‘活不下去’,还是朝廷旨意到了,张贴出来之后才稍稍好了些。”“背后散布谣言的人,想来是想借民众之口,逼下官无功而返罢了!”陈邦彦叹了一声。
张贴告示之后不久,上门来哭诉的百姓是少了,不过府衙中户部书吏却是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