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塔西佗陷阱
“陛下喜欢便好!”张佳玉躬身道。`比~奇_中*蚊.旺^ ?庚/辛_罪·哙?
朱由检放下吃食,看向张佳玉问道:“现在可以同朕说你有什么事了吧,单单是为了进给朕这些吃食特意返京,朕可不信!”
张佳玉再度躬了躬身,继而从怀中取出信来,“还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将信函放在朱由检案上,朱由检看着空白无一字的信封,不免疑窦丛生。
他拆开信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纸上一滴墨迹,看样子是不知如何下笔,致使笔尖墨滴滴在了纸上。
这更引起了朱由检的好奇心,是什么人,又是为了什么事才写下的这封信,更能让张佳玉特地为他跑着一趟?
可当朱由检看到信的开头,瞳孔一下子就放大了,整个人明显激动起来,侍候在旁的王承恩猛地看向张佳玉,见他朝自己微微点了点头。
“臣,原北镇抚司锦衣卫同知张简修,昧死顿首上言:臣本江陵朽骨,先父蒙神宗殊遇,而臣兄获罪自裁,臣窜辽东四十余载,今已七十有余,两目昏瞀,右臂为虎所伤,旦夕恐填沟壑,倘若天恩许臣骸骨留葬混同江,则来世结草以报。*k^e/n′y¨u`e*d\u/.′c`o!m?
臣所栖虎尔哈部,向不隶建州,不识八旗,岁贡貂皮于辽镇,畏大明如日月,然三年来,罗刹鬼自北海东侵,筑堡精奇里江,掠妇孺为奴,今冬复有红毛船犯混同江口,死伤复几。
臣虽化外野老,然每见部落小儿诵三字经,辄思华夏衣冠,倘陛下念先父一条鞭法活民之功,乞赦臣私授汉学之罪,再怜野人女真亦陛下赤子。臣无任瞻天仰,谨具奏闻。”
朱由检颤抖着双手放下信函,双目通红得看向张佳玉,对于张居正,他心底本就佩服异常。
张居正可以说是一个行政天才,他创立“考成法”,不就是史上首个公务员kpi考核体系吗?
如此一来,使得六部办事效率提升了有百分之三百!
推行的“一条鞭法”,便是税收货币化改革,使太仓银库岁入由二百万两增至四百万两。
同时,任用潘季驯创“束水攻沙”法治理黄河,终结了嘉靖朝年年决堤的噩梦。
除了行政上,他在教育上、军事上均进行了改革,解决了很多现实性的问题。~5¨2,s′h?u.c*h,e^n¨g`.+c`o′m¨
可因为他内阁首辅兼帝师的双重身份,形成了“摄政”格局,在处置高拱事件中过于狠绝,埋下言官反扑的隐患。而他的改革也不是只有成效,也有反噬,得罪了太多人,使得朝廷中有“反张联盟”的出现,而万历因为童年被严格管控,对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张居正是一个改革者,可改革者却常陷“塔西佗陷阱”,越是高效改革,既得利益者反抗越是激烈。
张居正改革中的陷阱表现其实不少,前期因为驱逐高拱动用太后诏书,被质疑程序正义,之后“夺情事件”违反丁忧制度,道德信誉受损。
中期,虽清丈田亩成功,但却被解读为与民争利,裁减冗员见效,被宣传为迫害清流,约束皇帝开支,反被诬陷自己建豪宅。
而在后期,临终上《乞休疏》表忠心,被视作恋栈权位,死后抄家仅得黄金两千四百两,可被民间传贪银百万。
当政府丧失公信力时,真相本身不再重要,民众自会否定其一切行为动机。这也是他需要自省和警惕的地方啊!
“这封信函,当真是张简修写的?”不过,仅凭一封信,他到底还是无法相信这人就是张简修。
“陛下,张老先生给草民的匕首!”张佳玉将匕首呈上,“刀柄上刻有‘江陵’字样,陛下可同张阁老此前笔记核对确认。”
朱由检不用再确认了,这把匕首上“江陵”二字看着已不知多少年前刻的,刻痕早已不再清晰,只有时不时摩挲的人,才会将刻痕抚摸成如此模样。
此人,便是张居正的儿子,张简修!
朱由检将匕首还给张佳玉,暂且放下这些翻涌的情绪,问道:“这部落长久受罗刹人的欺负?你可有什么凭证?”
“是草民亲眼所见!草民在部落那日,正巧就见两个罗刹人前去掳人,他们手中还有火铳,态度很是嚣张。”张佳玉正色道。
“后来呢?”朱由检追问道。
“后来,草民…”张佳玉有些支吾,似是有些难以启齿,只见他身子弯得更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