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题目,不禁回望愕然。
他刚才对李步蟾大肆褒赞,固然是因为文章本身却是好,但更多的是以为郭瀚欣赏李步蟾,要借他之口美评几句。
不曾想转头郭瀚又甩给李步蟾一个难题。
李步蟾也是郁闷不已,这郭提学看来不是个什么正经人,就不会出正经题,左一个是截搭,右一个还是截搭。
感情除了东拉西扯胡乱截搭,你就不会好好说话呗?
“贰过勿惮改”,五个字,瞧着通顺,却是来自两处。
“贰过”,是来自《论语·雍也》的“不迁怒,不贰过。”
“勿惮改”,虽然还是《论语》,却跑到了《论语·学而》,原句是“过则勿惮改。”
像这样,将好好的一句话从中间截断,再行拼凑的搞法,叫半句截搭。
比起其它的截搭手法来,这种搞法更加无聊,两句搭成一句好歹还能听个意思,这特么圣人才嘣出俩字儿就被截了,鬼知道他想说啥?
上届湖广乡试,出的就是一个半句截搭题,“明德致中”,前俩字儿出自《大学》,后俩字儿出自《中庸》,让一个考棚哀鸿遍野。
不过,眼前郭瀚出的这个题,李步蟾脸上为难,心中却是哈哈大笑。
贰过勿惮改,说的是犯错误与改正错误,这不是老鼠掉米缸了么?
他前世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研究“重复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辩证关系的么?
用这个问题作文章,其实只要突出两个方面就好了。
一个是要紧扣“重复犯错”与“勇于改正”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个说清楚了,文章逻辑就顺了。
另一个就是充分利用对比,来突出“改过”的不容易,像初过与贰过的对比,常人与颜回的对比,畏难与勇改的对比。
把逻辑说通了,把难度讲清了,再套上儒家的经典,结合两三个知错就改的具体事例,总之一句话,在严谨中见深意,这文章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