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但更尊重女儿追求幸福的决心。
几天后,一架从南方飞来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肖镇和李小云低调地抵达了京城,代表肖家前来商议婚事。
没有惊动太多人,他们在秦颂歌的迎接下,直接驱车前往秦家所在的宁静大院。
秦家客厅布置得既有书卷气又不失军旅风,一面墙是书柜和字画,另一面则挂着军事地图和坦克模型。
退休的秦正刚副司令身板依旧挺直,眼神锐利,带着军人特有的威严与爽朗。
秦母张翠云气质温婉知性,透着教育工作者的沉稳。
当肖镇夫妇在秦颂歌的引领下走进来时,两家人脸上都带着得体的笑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期待。
,!
“秦司令,张主任,冒昧打扰了。”肖镇率先伸出手,笑容爽朗。
肖母李小云则微笑着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几盒顶级的滋补药材和一套珍贵的古籍善本。
“秦司令,张主任,恭喜两个孩子!”
“肖部长,李院长,快请坐!太客气了!”秦正刚声音洪亮,回礼有力,“坐坐坐,到了这儿别客气!颂歌,快给叔叔阿姨倒茶!”
秦母张翠云也热情招呼,笑容温煦:“肖部长,李院长,一路辛苦了。快请坐,喝口热茶。”
寒暄落座,话题自然围绕着两个孩子展开。
肖镇对秦颂歌赞不绝口:“颂歌这孩子,真是太好了!聪明、懂事、有主见,更难得的是对我们家承志那份心。
承志那小子,在部队里是块硬骨头,在颂歌面前,啧啧,那叫一个服帖。
我们做长辈的,真是又感激又心疼,让颂歌牺牲这么大,离开京城稳定的环境。”
秦母张翠云作为母亲,感触颇深:“是啊,颂歌从小就很独立有主意。
我和老秦虽然希望孩子能在身边安稳些,但孩子们自己选的路,他们觉得好,幸福,我们做父母的就全力支持。
承志是个好孩子,有担当,有血性,颂歌跟着他,我们放心。就是以后啊,生活上要多注意,学习上也不能松懈。”
李小云温柔地补充:“亲家放心,我们肖家一定把颂歌当亲闺女疼。
承志要是敢让她受委屈,我和老肖第一个不答应。生活上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们说。”
“爸,妈,云姨,您们放心,我会的。”秦颂歌依偎在母亲张翠云身边。
秦正刚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当军属嘛,哪有不牺牲的!当年你妈跟着我,也是随军调动,没少吃苦!
颂歌既然选了承志这小子,就得有这觉悟!好兵配好姑娘,我看挺好!肖部长,你们肖家培养了个好苗子!”
谈到具体的婚礼安排,肖镇展现出他一贯的高效和尊重:“关于婚礼的日子,我们考虑了几个,主要还是想听听亲家和颂歌的意见。
承志在部队,时间上需要协调。颂歌这边退役手续也在办理中。”他报了几个备选日期。
这时,李小云微笑着,轻轻拍了拍秦颂歌的手背,看向秦正刚夫妇和肖镇,柔声道:“其实,承志和颂歌私下提过一个小小的心愿。
他们俩第一次正式见面,就是四月的下午,颂歌代表医院去承志当时集训的基地做医疗保障。
承志那会儿训练受伤,是颂歌给他处理的伤口。(实际情况是李小云安排的特殊相亲)
那小子,嘴硬说不疼,结果人家颂歌一走,疼得龇牙咧嘴还偷偷乐……
所以啊,孩子们想,能不能把婚礼定在四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也纪念他们的初遇。”
秦正刚和张翠云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感动和了然。
“四月四日,怎么样?”肖镇接着说,“那天正好是个周末,承志查过了,应该能请到假。寓意也好,象征着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四月四日……”秦颂歌轻声重复,眼中有晶莹闪动。这个日期,对他们而言,远胜于任何黄道吉日。
秦正刚爽朗地一拍大腿:“好!就定四月四日!这个日子有意义!兵贵神速,定了就别改!我们没意见!”
秦母张翠云也含笑点头,带着教育工作者的考究:“嗯,四月四日,清明前后,万物生发,确实是个充满希望的好日子,寓意着新生和传承。”
李小云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这个日子好!承志这小子,还挺会选!”
“哈哈,那就这么定了!1994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