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现在咱们投钱修这些‘连接线’,将来在集散中心里,可能就是十倍百倍的回报。老陈,你说这‘亏’,该不该吃?值不值?”
老陈看着地图,又回味着肖承功描绘的前景,特别是那句“十倍百倍的回报”,再联想到肖区长背后那位深不可测的长辈,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振奋。
“区长,我明白了!是咱们格局小了!这路,必须修好!”
黑山谷,峭壁千仞,云雾缭绕。刘文祥书记拄着登山杖,脚步稳健地走在湿滑的小径上,后面跟着一群汗流浃背却兴致勃勃的专家和策划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书记,您这体力,真是这个!”京城理工的年轻副教授喘着气,竖起大拇指。
“为了咱万盛的老百姓能多条出路,我这把老骨头也得探探路!”
刘文祥朗声笑道,指着前方幽深壮丽的峡谷,“瞧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专家们,凤凰来的同志们,这里开发好了,绝对是顶级的生态旅游、户外探险、健康养生的好地方!”
凤凰文旅的策划总监拿着专业相机,镜头对准奇峰怪石,难掩兴奋:“刘书记,这片峡谷的原始感和视觉冲击力太强了!
非常适合打造深度体验项目,比如结合本地民族风情的实景演出,或者依托地形设计的攀岩、溯溪、高空栈道。
影视取景也是绝佳!当然,前提是交通和基础配套得跟上。”
“交通,肖区长那边在全力推进!配套,就是我们这次考察规划的重中之重!”
刘文祥语气坚定,“各位专家,生态保护、地质安全是铁律!
在这个前提下,如何规划最科学、效益最大化,你们是行家,大胆提方案!我们要的是能长久、能富民的好项目!”
另一边,万盛石林。嶙峋的石柱在阳光下投下斑驳光影。肖承功陪同北理工建材系的专家考察选址。
“肖区长,这片区域地质结构稳定,石灰岩储量大、品质优,是理想的水泥原料基地。”
系主任指着规划图,“工厂计划建在石林外围规划的工业区内,原料通过封闭廊道运输,最大限度减少对核心景观区的视觉和环境影响。
环保设施按最高标准设计,确保排放远优于国家标准。”
肖承功看着眼前壮丽的石林,又看看手中的规划图,郑重道:“好!技术上的事,拜托各位专家把关。
我的要求就一个:既要发展工业这个‘金山银山’,也要保住这片大自然的‘绿水青山’!石林旅游和水泥生产,必须并行不悖,共同为万盛的发展添砖加瓦!”
忙碌的间隙,肖承功也接听着家人的电话。
先是七哥肖承志。电话那头,承志的声音带着点轻松:“小八,跟你说个事,我……和秦颂歌同志开始接触了。”
他简单提了爷爷的提醒,自己对张灵灵家庭变故的考量,以及对秦颂歌踏实、正派、相处舒适的感觉。
肖承功一边翻看培训计划,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志,这是好事。秦家姑娘家风口碑一向不错。你自己觉得合适最重要。
感情的事认真对待,但本职工作不能松懈。”
“放心吧小功,我懂。”承志回答干脆。
接着是父亲肖镇的电话。没有过多寒暄,肖镇直接关心工作:“承功,万盛那边动作不小。听说你在交通布局上,有点‘与众不同’?”
肖承功详细汇报了连接线工程和渝南集散中心的构想。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肖镇沉稳的声音:“嗯,思路是对的。区域协同是未来趋势,先打通脉络,才能盘活全局。
要有大局观,不拘泥于一时一地得失。
国际形势复杂,我们更要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把基础打牢,把市场做大。
你们这个集散中心,抓住了农产品流通的痛点,有潜力。稳扎稳打,做出成效。”
最后是三哥肖承栋和五哥肖承勋的电话。
“老八,西南大通道(陆路)的勘察设计全面铺开了,地质太复杂,正式动工估计还得一年半左右。”
承栋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可靠,“不过你放心,万盛作为渝南节点,未来的交通优势会逐步显现。你现在的布局很有前瞻性。”
承勋则带着他金融精英特有的敏锐:“五弟,听说你那边的资金开始转动了?给你说点‘场外信息’开开眼界。
知道我